第236節(第3/5 頁)
胄,但工坊之事道理相通。東都民間作坊把棉花製成白氈整個過程需數月工夫,而我不到一月便能辦成,辦法總是想出來的。”
曾進只好說道:“下官佩服之至,但聽賀侍郎之妙計。”不過他心裡自是不快:人家辦事要六七個月,你說兩個月就可以,那咱們這些官不是尸位素餐,有瀆職之罪?
等賀知章暫時走了,曾進便向同僚打聽這人,幾個同僚都說賀知章本就是個狂士,性情如此無須與他計較。曾進這才恍然大悟,心說大言不慚的狂妄之輩,俺就等著看笑話得了,反正晉王府要怪下來肯定是他賀知章擔著。
這官場上人多關係複雜,各種嗅覺靈敏的人不少。有人從曾進那裡聽得這件事,說是要設法能短時間製作數千上萬的甲冑,已經嗅到擴軍備戰的資訊了。
……話在暗地裡偶然流出,不知怎麼就傳到了原隴右節度使杜暹的好友張孝貞(兵部侍郎)的耳朵裡。這些人在官場多年,耳目確實還是很寬的。
張孝貞立刻就登門去拜訪杜暹去了。杜暹見他身穿便服卻有急色,忙引入書房問之:“賢弟今日定有正事。”
“被你瞧出來了。”張孝貞淺笑了一下,“咱們兩家不是外人,我便直說,近日聞得訊息,我以此判斷:薛郎要新建一支精銳馬兵。”
他喝了一口茶解|渴這才細述道:“工部侍郎賀知章受薛郎委派到軍器監辦差,規定要在兩月之內可以製作甲冑數千。武庫並不缺軍械,何以要如此?唯一的原因便是要新增一軍!再連繫備戰突厥的事兒一琢磨,薛郎無非就是想新增一股像神策軍那樣可以方便快速調動的兵馬,而且必是馬軍。”
杜暹點頭道:“突厥之戰,應以騎兵為核心。薛郎有這樣的打算倒也在情理之中。”
張孝貞道:“我今天找你,要說的事兒就在這裡。此事咱們靠猜,那是因為在晉王幕府上層沒有關係過硬的人,訊息就遲了一步;但是有的人可能早就有所準備了。”
“賢弟所指何人?”杜暹仍然有些霧水。
張孝貞道:“張五郎。”
“哦?”杜暹沉思了一會兒,“你的意思是要爭取新軍的兵權?”
張孝貞笑道:“杜兄所言即是。想想河隴之戰神策軍那是薛郎手裡的一把利刃,而新增的這股馬軍亦為嫡系,必然又是一柄尖刀。想在突厥戰爭中有所作為,無疑這種用在刀刃上的好鋼最得意……不過要想爭取也有難度,關鍵便是張五郎!張五郎是什麼人,那是薛郎身邊的心腹老將。咱們要和他爭不利有二:首先張五郎與晉王府‘二齡’交好,各種訊息方便,又是薛郎之心腹;其次,薛郎託付三受降城兵權時,殷辭和張五郎之間只能選一,機會給了殷辭,這回極可能就把新軍交予張五郎以示公允。”
杜暹驚奇地看著他:“沒想到這麼一點風聲,賢弟就能理出如許多玄機來,真是當世之諸葛,於謀略上我真真自覺不如。”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人總有長短,杜兄善行軍佈陣,於計謀取巧略有不如也沒什麼奇怪的。”張孝貞道,“有的事也不是明白關節就可以,比如我想做宰相就很難取巧,只能熬著;而杜兄不同,這就是機遇。不過話又說回來,咱們不是說好親家麼,杜兄為相也是一樣,哈哈……”
杜暹陪笑了幾聲,問道:“方才賢弟所言新軍兵權最可能交給張五郎,他的機會最大;但賢弟又勸我爭取。咱們怎麼著手?”
張孝貞道:“剛剛我只說了咱們的兩點不利,還沒說有利的地方。有利者只有一處,不過有這一處就夠了。”
“賢弟明言。”
“此處沒有外人,我就說句實話,杜兄之將才實出張五郎之上。在薛氏中的關係資歷他比咱們好,不過真材實料嘛……呵呵。”張孝貞輕輕摸了摸下巴的鬍鬚,笑|吟吟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