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巡狩天下(10)(第1/2 頁)
在呼延熊率領下向皇帝張循巡狩隊發起進攻的匈奴殘部,幾乎成為了匈奴人最後的有組織抵抗力量。
在皇帝張循直屬的禁衛軍強大火力進攻下,這支反抗力量終被徹底清剿,標誌著匈奴人對華朝的威脅幾乎全部解除,西域以北地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寧與穩定。
當然,張循也知道,僅僅依靠軍事手段是無法真正實現民族融合的。因此,在很早以前,張循就下令積極推動華夏民族概念的傳播,力求透過文明的融合與認同,將大中華文化圈內的各民族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這種宣傳不僅強調了華夏民族的共同起源和悠久歷史,還著重闡述了各民族在共同發展中形成的相互依存關係。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許多匈奴人開始逐漸認同華夏文化,將自己視為華夏民族的一員。
與此同時,華朝政府對邊疆民族的政策也極為寬厚。在保持邊疆穩定的前提下,政府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給予他們充分的自治權,許多邊疆地區的郡長、縣長就是原來的部落首領。
在工商業方面,華朝更是一直以來都大力扶持的,鼓勵各民族之間開展貿易往來,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互通有無。這些政策的實施,使得邊疆各民族的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商貿活動也日益頻繁。
對於那些被劃歸到華夏領土內的匈奴人,華朝政府更是給予了極大的關愛與支援。貴族奴隸主被公審打倒,他們的土地和財產被重新分配給了普通牧民。這些牧民們分到了牧場、牛羊等生產資料,開始自負盈虧,只需向華朝官府交納少量的稅款。
這種政策不僅大幅度減輕了他們的負擔,還激發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他們不再受到貴族奴隸主的欺壓和剝削,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自由、幸福的生活。
在這種大環境下,即使有少部分頑固分子仍然懷念昔日的大匈奴榮光,試圖煽動反抗情緒,但他們的行動已經很難得到普通牧民的支援和響應。
因為牧民們深知,只有在華朝的統治下,他們才能享受到如此優厚的待遇和幸福的生活。
隨著華朝草原地區的統治逐漸穩固,連許多還未被納入華朝領土管理範圍或管理權屬較為模糊的邊境地區也開始對華朝心生嚮往。他們看到了華朝政府的強大實力和寬厚政策,希望能夠成為華夏民族大家庭的一員。
這種向心力的增強,為華朝進一步統一西域、中亞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古今中外都行之有效。
解決完匈奴叛亂後,張循率領的巡狩隊繼續西行,前往西域都護府。翻過阿爾泰山後,首先抵達了北天山以北的移支縣。
這個曾經獨立的移支國,如今已經主動歸附了華朝,成為了華朝領土的一部分。在移支縣,張循受到了原國王、現縣長沙米爾及其他重要官吏的熱烈歡迎,他們對張循的到來表示了極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接見過程中,張循對沙米爾等人在歸附華朝後所做出的貢獻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讚賞。他指出,移支縣在沙米爾等人的領導下,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升。
表揚完了後,張循強調,雖然移支縣並不直接位於絲綢之路上,但距離也不遠。加上北邊已經沒有了匈奴人的威脅,又有華朝作為強大的後盾支援,移支縣已經具備了大力發展經濟的良好條件。
他希望沙米爾等人能夠繼續帶領移支縣人民努力生產生活,為華夏民族的強大興盛貢獻更多的力量。
沙米爾等人表示,他們將繼續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地為移支縣人民服務。同時,他們也希望朝廷能夠給予更多的支援和幫助,推動移支縣經濟社會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接見完官員後,張循還深入民間進行了走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