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燒當羌歸附(第1/3 頁)
趙辛帶著退役證書和滿滿的榮譽回到了久別的家鄉:冀州鉅鹿郡斥章縣界橋鄉溪河村。(備註:亭已改村,裡已改組)
他的歸來,讓整個村莊都沸騰了。
當年村裡多數人都覺得活不下去,跟著黃巾軍一起離開,起義攻打官府去了。
又經過了各種戰亂、逃亡、袁紹的橫徵暴斂後,村裡本身已經沒剩多少人,趙辛的父母、親友基本上都已經死亡或逃亡失蹤,只剩下一個被地主搶去當小妾,後來地主被公審判處死刑後被放了回來的妹妹。
如今,妹妹改嫁給了一個同樣失去家人的農民,這就是趙辛如今在老家僅存於世的親人。也正是有妹妹一家的存在和牽掛,趙辛才會回老家,他的夫人、孩子等等,都在老家居住,他退役後也回到了溪河村。
如果不是有妹妹一家的存在,他就會將家安在洛陽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溪河村才沒有失去這一位高達正六品官位的退役軍人。
如今國家和平強大,外遷的村民迴歸,加上其他地方遷入中原的人口,村裡已經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但大家都知道,只有趙辛這樣的老人,才是這個村莊真正的靈魂。如今,趙辛功成身退,退役回家,大家也必須要尊重他,並希望得到他的庇護,讓村莊未來發展得更好。
畢竟,趙辛是當過大官、見過大世面的,與他們這些農民必然不同。
因此,當趙辛回到村裡的時候,村民們敲鑼打鼓,熱烈歡迎這位曾經跟隨皇帝一起打天下的英雄。趙辛看著這些陌生又親切的面孔,心中充滿了感慨。
在妹妹的陪同下,兄妹倆走在村間的小道上,每一步都踏出了歲月的痕跡。那些曾經與趙辛一同玩耍的孩童,如今只剩三四個;那些曾經與他一同勞作的老人,如今也都風燭殘年,僅剩下一個老人。
趙辛回到了自己的老屋,這裡雖然簡陋,卻充滿了回憶。他坐在門檻上,看著院子裡那棵老槐樹,思緒萬千。這棵樹見證了他的成長,也見證了他離開家鄉、投身黃巾軍的歲月。
隨後,與夫人、孩子、妹妹、妹夫、外甥等家人團聚,趙辛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退役後的趙辛並沒有閒著,他開始思考如何為家鄉做出貢獻。他深知家鄉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支援和努力,於是他決定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資源,為家鄉的發展添磚加瓦。
趙辛首先走訪了村裡的老人和年輕人,瞭解他們的需求和期望。他發現村裡缺乏教育資源和醫療設施,這成為了制約家鄉發展的瓶頸。於是,趙辛決定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為家鄉帶來改變。
他利用自己在洛陽積累的人脈關係,聯絡了一些教育機構和企業,爭取到了資金和資源支援。同時,他還發動村民們一起參與建設,共同為家鄉的未來努力。
在趙辛的帶領下,村裡建起了一座新小學,請了老師,購買了圖書,成為附近幾個村莊第一個村級小學。不僅是溪河村,連附近村子的孩子們,都可以就近接受更好的教育。
趙辛自己就義務擔任了小學的體育老師,利用他在軍旅生活中學到的一些體育知識,來教授孩子,加強孩子們的身體素質。
同時,他還引進了一些醫療裝置和藥品,從縣裡請了一名醫生來開村級醫館,改善了村裡的醫療條件,這些舉措得到了附近村民們的廣泛讚譽和支援。
除了教育和醫療方面,趙辛還關注著家鄉的經濟發展。
一天,趙辛在村裡散步時,偶然發現了一片荒廢的土地。這片土地在他小時候的記憶裡曾經肥沃無比,但由於人口流失、長期缺乏管理,如今已變得雜草叢生、荒蕪不堪。
趙辛看著這片土地,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衝動——他要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