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征服高加索地區(第2/3 頁)
舉將這兩大勢力納入華朝的版圖之中。
對於梅田人,張合深知其領地廣闊,部落分佈零散,若貿然進攻,恐難以一網打盡。因此,他決定親自率領兩萬精銳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對梅田人實施各個擊破的策略。他計劃透過靈活的戰術佈局與精準的情報收集,逐一攻克梅田人的各個部落,確保每一場戰鬥都能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而對於尤迪部落,由於其地盤相對狹小,人口與軍隊數量也相對較少,張合認為無需動用過多兵力。於是,他派遣了一個軍的部隊前往攻打尤迪部落。
張合的這番部署,不僅展現了他對戰場形勢的敏銳洞察與精準判斷,更體現了他作為一位傑出統帥的卓越才能與戰略眼光。他深知,每一場戰鬥都需量力而行,根據敵人的實際情況制定最合適的戰術策略。而這次分兵兩路的舉措,無疑是他這一戰略思想的完美體現,也為華朝對高加索地區的征服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張合的精心策劃與指揮下,北方軍區的大軍如同猛虎下山般勢不可擋,向著尤迪部落與梅田人的領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尤迪部落坐落於裡海之畔,地勢平坦,無險可倚,宛如一片暴露在風雨中的沃土。當華朝大軍如烏雲壓境般逼近時,尤迪部落的首領們或許是想起了不久前奧蘇伊部落首領阿列克謝那明智的一降,又或許是深刻認識到了自身防禦的薄弱與華軍實力的強大,他們沒有選擇徒勞的抵抗,而是明智地舉起了白旗,向華軍表達了投降的意願。
這一決定,不僅避免了無謂的犧牲,也為尤迪部落贏得了華朝的寬容與未來的發展機遇。
相較於尤迪部落的迅速屈服,梅田人的情況則顯得更為複雜。他們並未形成一個統一的部落聯盟,而是分散為多個獨立的部落,散落在廣袤的平原之上。
當華軍的鐵蹄踏上這片土地時,平原上的部分部落,或許是被華軍那浩浩蕩蕩的氣勢所震懾,又或許是對華朝的強大實力有所耳聞,紛紛選擇了明智的投降,以求得部落的安寧與生存。
然而,靠近高加索山脈的幾個梅田部落,卻因地理位置偏遠,訊息閉塞,未能及時得知華朝大軍西征的訊息,更不瞭解康居帕提亞等國都已覆滅的事實,更未曾親眼見識過華軍火炮步槍那摧枯拉朽的威力。
因此,當華軍逼近時,他們選擇了硬碰硬,企圖以血肉之軀抵擋華軍的鋒芒。結果,其中一個部落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成為了華軍鐵蹄下的犧牲品;另一個部落則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終於認識到了華軍的強大,不得不選擇了投降,以儲存部落的餘脈。
而剩下的兩個部落,見形勢不妙,立即做出了撤退的決定,他們退入了高加索山脈那崇山峻嶺之中,企圖憑藉山中的關隘與險峻地勢,據險而守,與華軍周旋。然而,他們或許還不知道,華軍不僅擁有強大的火力優勢,更有著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與戰術策略。這場高加索山脈中的較量,對梅田人來說,註定是一場艱難戰鬥。
在華軍那密集如雨的機槍掃射、震耳欲聾的大炮轟鳴,以及翱翔天際的熱氣球所投下的航空炸彈精準打擊之下,任何企圖依仗雄關險隘來阻擋華軍前進腳步的幻想,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那些看似堅固的關隘,在華軍空地聯合打擊的狂風暴雨中,就如同紙糊的壁壘,瞬間崩塌瓦解。更何況,梅田人那幾個部落所依仗的,不過是些簡陋的關隘和臨時搭建的防禦工事,又如何能夠抵擋得住華軍那勢如破竹的進攻呢?
在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梅田人的部落根本做不出任何有效的防禦,哪怕背靠懸崖峭壁。華軍的火力優勢與戰術策略,讓他們陷入了絕境。最終,這些部落要麼在激烈的戰鬥中全軍覆沒,戰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要麼在絕望與無奈中選擇了投降,以期能夠保住部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