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何嘗不是如此(第2/2 頁)
“正如我之前所說,我們應該增加一些學校,讓人們接受更多的教育,比如在郵政局裡開設一些簡單的學校,讓人們學習認字,這樣的話,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會閱讀和不會閱讀的人了!”
“這倒是個好主意,只是建一所學校,所需的資金和物力,實在是太多了。”鄭乾面色凝重地說道。
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朱楨輕嘆了一口氣,又問,“這活字印刷,父親可曾聽說過?”
鄭乾眼神暗了暗,點了點頭。
他還指望著朱楨能有個好主意,沒想到,居然是用活字印出來的,這讓他有些失落。
北宋時期,畢昇所制的“土”字版,也就是“中國版”的出現,不過由於其造價高昂,又不方便,所以一直沒有大規模推廣。
因此,一直到明代初期,大家都在用木刻活字印刷術。
而導致這種情況的,不只是因為它的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它很容易被破壞。
古代文人多為經史子集,一副刻版可以用很長一段時間,而那些刻痕一旦被印製出來,字跡就會變淡,因此價格也不便宜,甚至可以說很貴。
鄭乾說道:“楨兒,這是宋朝的時候就有的,只是不太好用,而且很容易壞掉,你要怎麼做才能減少製作費用?”
“用木版印當然不行,那鐵版又如何?”
“父親,我可以製造手動印表機,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印刷費用,而且,我還可以透過出版小說、雜誌等文學著作,為大明謀取利益,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建立學校的資金,大明也能達到全民識字,全民識字的目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籍,每個人都認識自己的文字!
鄭乾渾身一震,眼中閃過一道精芒,雙拳不由自主地攥緊,止不住地發抖。
沒錯!
如果天下人人都能讀書,那麼大明還怕沒有人才嗎?
這天底下,還不是到處都是良才?
他怎麼可能被一個小小的胡惟庸案子給牽扯進去!
上一世,老朱就是這樣的情況。
胡惟庸一事牽扯甚廣,牽扯到的大臣不計其數,而且已經持續了這麼多年,再加上他那雷厲風行的作風,不管是什麼人,都要被扣上胡惟庸的帽子,處死。
因此,自從胡惟庸事件發生以後,大明就陷入了一種嚴重的青黃不接的狀態。
而如果朱楨說的是真的,讓全天下的人都能識字識字,那麼這個世界上,還不是到處都是天才?
到那時,參加科舉的人肯定會越來越多,大明還用愁找不到一個好苗子嗎?
而且,在這個朝代裡,所有的政治權力都集中在那些貴族的手中,最重要的就是,所有的科技都集中在了那些貴族的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