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第1/2 頁)
何況還有老爺子催著。
加上唐家真是個好親家人選,說不定以後對他也有幫助。
所以他真想給辦成了。
可是現在這結果真有點鬧心。
宋大伯一回家看到宋爹宋母,就嘆了口氣。
宋大伯孃將幾個孩子攆走才問,「咋啦,不同意?還是有對家了?」
宋母也是一臉關切。
宋大伯坐下,看向宋爹說道,「唐家出了名的疼閨女。」
「他家要多少彩禮?」宋母皺著眉頭。
家裡真沒多少錢,之前都蓋房子了,花的差不多,後頭家裡花用,孩子還要上學。
上學可不光學費、書費,還有紙筆這些小玩意,零零碎碎的加一起就要不少錢。
但是宋母也沒慌,因為她們手裡頭有糧食,這就是底氣。
糧食在這個災年可是比錢還好使。
宋大伯搖頭,表情有些怪異,「唐家大丫頭初中畢業,要不是碰到災年,興許就能考高中了。」
「大哥,這事我們知道。她家想讓我們供她上學?」宋爹有些不滿了。
「不是,不是。」宋大伯一咬牙,「唐家的意思是…更鍾意老二建黨。說兩人都是讀書人,能過一塊去。」
他到了後湖,直接去了唐會計家,都是認識的。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他也就開門見山說了,是幫二弟來問問話的。
之後少不得說幾句自家兄弟的好話,當然也不是胡亂吹的,畢竟都是附近的村子,他就是吹出花來,人家稍微一打聽也瞞不住,還不如實話實說呢。
宋大伯先說了他二弟、弟妹人好,都是疼孩子的。
又說了他家兩年前蓋的新房,半磚半磚的,這在村裡也算是上等的條件,老大建國有自己的屋子。
除此之外,閨女嫁到宋家大隊不怕被餓著,有他們家一口吃的,就有閨女一口吃的。
最後宋大伯又說了,宋家孩子聰明會讀書,有一個考上高中,一個考上省中專了,以後都是城裡人,肯定會拉把一下自家兄弟的。
這在村子裡絕對的好條件了,現在二弟家幾個孩子都是香餑餑,多少人惦記著呢,宋大伯覺得這條件配唐家很綽綽有餘了。
他之所以過來,也是覺得兩家沒有不成的道理。
沒想到唐會計對建黨更感興趣,問的可仔細,連年紀都問了,宋大伯就有些察覺出不對勁兒了。
後來唐會計就說了閨女愛讀書,特別喜歡那種會讀書的,建國沒讀過兩年書,怕以後倆人說不到一塊去。
倒是和建黨更合適,還隱晦說了,他家不賣閨女,象徵要點彩禮,都給帶回去。
宋母氣的一下子就站起來了,「放他娘屁,建黨要當工人的,以後也會找工人,他家閨女再會讀書,不還是農村人,想的到美。」
宋爹也沒想到會這樣,照說一般人家願意嫁老大,因為老大要養老,分家的時候可以多分。
但是他家老二太爭氣了。
不過這事也怪不到老二身上。
甚至最好不要講出去,要壞兄弟情分的。「大哥,你看他家還能改主意麼?」
宋大伯有些煩躁的撓撓頭,「還談麼,娶進來也鬧心。」
宋大伯孃心裡有些幸災樂禍,讓老二媳婦美,過年團圓飯就她倆孩子去了上桌。
不過也知道這時候不能露出來,而且她也不認為唐家姑娘配得上建黨。
關於建黨、紅米,這倆孩子可是要做城裡人的,可不能讓外人拉後腿。
要是倆孩子再找倆城裡人,那才合算呢。
所以也是一副規勸的語氣,「我看就算了吧,好姑娘不有的是。別忘了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