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進入言情小說後 第196節(第1/4 頁)
</dt>
皇太后一心想為兒子佔住皇位,即便兒子佔不住,也得給孫子佔住,可在滿朝臣工的壓力之下——尤其是胡濙自洛陽趕回北京之後,面對這個丈夫臨終前安排的託孤大臣,皇太后到底還是低了頭,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元璋遂於郊外受箋。
當天午後,朱元璋自大明門進入皇城,遣官稟告宗廟社稷,朝見皇太后之後,往奉天殿即皇帝位,不同於前幾代皇帝繼位之後大宴群臣,旋即便召開朝議,商討如何應對來勢洶洶的瓦剌。
大明立國近百年,敵軍迫近京城,卻還是頭一遭。
朝臣們分外兩派,一派主張全力抗敵,收復國土,另一派主張南遷,避其鋒芒。
朱元璋身著十二章衣,頭戴冠冕,佩天子劍,目光為十二旒珠遮掩,難辨喜怒。
大殿之上,侍講徐有貞與同僚爭的漲紅了臉:“臣此前夜觀天象,歷數有變,天命已去,唯有南遷可以紓解此禍!南京,昔年太祖皇帝定都所在,正是遷都的上上之選!”
話音落地,司禮監掌印太監金英便出言駁斥,禮部尚書胡濙與內閣學士陳循同樣出聲反對,尤其以兵部侍郎于謙的反應最為激烈:“京師是天下根本,若有變動,天下人心不定,宋廷當年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慘烈嗎?有敢議南遷者,當斬!”
兩方面爭論不休,到最後,終於將視線轉到一直未曾發話的皇帝身上。
“望請陛下聖裁!”
朱元璋手扶劍柄,踱步下了玉階:“朕聽聞土木之變的訊息傳到京師,百姓惶惶,黎庶不安,富戶紛紛收拾細軟南逃,底下的官吏也是人心浮動、憂慮不已?”
“正是如此!”
徐有貞聞言,以為是得了支援,娓娓道來:“臣並非惜身,只是依照現下局勢,實在不可同瓦剌硬碰硬,只需暫避鋒芒,休養生息,假以時日王師北上,必定可以重振我大明河山!”
朱元璋嘴角微微一勾,和顏悅色道:“朕倒是有個法子,即刻便可穩定人心,平復士庶惶惶之心,只是須得借徐卿家一物來用。”
徐有貞眼底閃過一抹疑惑,口中恭敬道:“陛下欲借何物?但凡臣有,必定敬上。”
朱元璋冷冷道:“借你人頭一用!”說完,拔劍出鞘。
徐有貞但見面前雪光一閃,旋即便覺勃頸處一陣細密疼痛傳來,血花飛濺,他面露驚懼,“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死不瞑目!
“太宗皇帝遷都北京,謂之以天子守國門,朕身為天子,若棄國都而奔他鄉,來日到了地下,如何還有顏面去見列祖列宗?!天子尚且不戰而逃,士庶軍民又怎能奮起反擊!”
朱元璋歸劍入鞘,環視一週,厲聲道:“自即日起,有敢言南遷者,立斬無赦!”
朱元璋重返大明後14
徐有貞橫屍當場,死不瞑目,大殿之上,文武群臣耳朵裡彷彿還回蕩著皇帝鏗鏘有力的聲音,心下震顫,短暫的怔神之後,迅速反應過來,齊齊跪地,口稱萬歲。
先前大力提議南遷的幾人戰戰兢兢,冷汗涔涔,唯恐皇帝再翻舊賬,一時竟連頭都不敢抬。
相反,胡濙、陳循、于謙等人主張留守北京、對抗瓦剌的朝臣們卻覺深深受到了鼓舞,面色激動,心中巨石落地,不復再有憂慮。
朱元璋目光在剩下幾個提議南遷的朝臣身上一掃,冷冷挪開視線。
若這是洪武年間,他立時便會下令將那幾人處死,以儆效尤,只是這時候畢竟是景泰年間,今時不同往日,新君登基,瓦剌虎視眈眈,不好有過於劇烈的動作,且等過了這一關之後,再騰出手來收拾這幾個軟骨頭!
他心下冷笑,收回視線,寒聲道:“從前宋朝傾覆,一是因重文輕武,軍備廢弛,二是因昏君當政,朝廷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