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二十八回 天香樓奇緣(第1/2 頁)
天香樓姑娘作妾布政使大人,自是風流趣談,上海街頭巷尾,津津樂道。官場同僚,紛紛致賀送禮,爭先恐後。張桂清財色兩收,心滿意足,自此杜門不出,與朝蕙相伴度蜜月,另有一番風光,從此不去天香樓。
陳有齡急著要回杭州覆命,不便在上海久耽,也辭別孫友,乘快船離開上海。
三位風流客,只剩孫友一人。他並非迷戀芙蓉花神羅非煙,
煙花女子的薄情寡義,孫友肚裡明白。偌大天香樓,個個勢利鬼,像朝蕙那樣守身如玉、心氣高傲的歌妓,確是鳳毛麟角,實在少之又少。
孫友暫留上海,有自己的打算。
福振堂上海分號臨時主管趙德貴,為人忠厚老實,但缺少主意,遇事徘徊猶豫,不敢果斷作決。事事都要飛報杭州,請示孫友定奪。商場風雲,瞬息萬變,稍有遲疑,機會便失。所以上海錢莊開張年餘,生意蕭條,不見起色。孫友此次在上海小住幾日,已見上海市面端倪:碼頭不斷增加,江中船運繁忙,內河海運,皆彙集於上海,上溯長江至武昌、重慶,遠海西洋諸國,四方來朝,是中國第一等的商埠。生意人大有用武之地。
孫友不滿趙德貴無能,做檔手尚可,當老闆不行。孫友自己卻不能在上海久留,他的字號鋪面有廿餘家,分佈東南諸地,往後還要圖謀發展,向京城、關外延伸。當時,京畿發達地方,盡被山西票號佔據,孫友欲擠進北方錢莊行業,無疑虎口奪食,非要作一番努力不可,故而他有意親自出馬,到京城發展。
上海這家分號,卻無得力助手,令他萬分焦慮,一時不能放手。
心中煩躁時,便到天香樓走走,並非尋花問柳,而感到此處受益匪淺。天香樓陳設典雅,歌妓修養較高,姑娘們莊重有節、大方得體,常有文人學士、達官貴人來此聚會飲酒,公私兩便。孫友結交酒友,受到文氣感染,言談舉止亦注重儒雅風度,藉以沖淡商賈習氣。
天長日久,孫友便成天香樓常客,上上下下一干人,從花神姑娘到護院保鏢,從鴇母到廚丁下人,都知道孫先生腰纏萬貫,平易待人,樂善好施。他可以不經通報,隨意出入諸位花神姑娘內室,卻中規中矩,決不動手動腳,傷人自尊。強扭的瓜不甜,他知道此理,如田野種瓜人,精心呵護,等待瓜熟蒂落的時節,自會有人投懷送抱。
孫友在天香樓口碑極好,成了人人喜歡的\"孫財神\"。
不過,羅非煙對孫友若離若即,態度並不親暱。
女人好妒,自古已然。
羅非煙心性極高,自謂貌比天仙、才華出眾,在天香樓裡眾花神中當數頭牌。不想讓朝蕙姑娘搶得頭籌,嫁了何桂清,做了二品大員的姨太太。在煙花女子中,可謂驚天動地,人人豔羨,引為楷模。羅非煙心裡頗不服氣,恨朝蕙超過自己;恨客人們寡情薄義,無人重金贖她;怨自己紅顏薄命,所遇非人。恨來怨去,把一腔怒恨都潑到孫友身上。他雖然腰纏萬貫,卻沒有何桂清的位高權重,沒有王有齡的儒雅風流,亦不如眾多論詩作詞的文人學士。在天香樓花神們眼裡,科考做官的客人最可愛,文人學士亦風流,乃是傳統使然。
有唐以來,名士美妓,相得益彰,留下許多美談。按唐代科舉制度,每年秋季,全國各地讀書人都要匯聚京城,科場應試。在莘莘學子考試的貢院附近,都設有娼門妓院,供文人才子們風月流連、尋花玩遊,成為時尚。當時,文人賦詩作詞,吟風弄月,供妓女們傳唱。妓女們又把文人的名詩妙句傳遍街頭巷尾,形成互相依賴的\"妓女文化\"現象。史載狀元鄭元和與妓女李娃的戀情;王三公子和蘇三的悲歡離合;宋人柳永被妓女們紀念,都是文士和妓女相戀的美談。後來,當紅妓女出入達官貴人府宅,文人們又爭相結交她們,以圖引薦給權貴,受到重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