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第1/2 頁)
朱棣關心北京老百姓生活後, 就開始巡視邊境。果然被朱棣猜中了, 他離開北京後, 北元的一些勢力就變得不老實。好在他們不敢猖狂,只是在邊境上小打小鬧。
北元的那些不安分的勢力倒是想南下,但是他們深知朱棣的厲害,不敢輕舉妄動。他們之所以在邊境上小打小鬧,就是為了試探。
他們沒想到他們剛試探沒多久,朱棣就回到北京。
朱棣回到北京後,重新佈置邊境的布放。
雖說朱棣讓朱高熾留在南京城裡監國,但是他帶走了一半的大臣。這一半的大臣裡,還有不少是能臣,比如說楊士奇和楊榮。
朱棣帶一半的大臣來北京,自然也要處理政事。這就導致南京有朝廷,北京也有朝廷。
北京的朝廷和南京的朝廷一模一樣,同樣設定了朝廷六部。
朱棣這麼做,就是提前為遷都到北京來做準備。
朱瞻基早就猜到朱棣這麼做的目的,楊士奇和楊榮他們也隱隱約約猜到。
對於遷都到北京一事,楊世榮和楊榮他們其實是不贊成的,但是朱棣沒有提出來,他們也不好直接說。
朱棣不僅在北京設定了朝廷,還已經找人設計北京皇宮的圖紙。朱棣並不打算原原本本的把南京皇宮搬到北京。
新朝新氣象,再者京城都改到北京,那麼北京的皇宮定然要與南京的皇宮不同。不僅如此,北京的皇宮要比南京的皇宮大,要比南京的皇宮恢弘。
說實話,南京的皇宮有些小,朱棣挺嫌棄的。
朱棣想要把京城搬到北京,一是因為北京的地理位置重要,二是因為朱棣內心不安,三是南京的皇宮很小,四是嫌棄南京太過錦繡繁華。
關於蓋建北京的皇宮一事,朱瞻基倒是給朱棣出了不少主意。其實,他是他把前世看到過紫禁城跟朱棣說了說。
這一日,朱棣收到馬三保寄來的信。
這次來北京,馬三保並沒有跟著朱棣一起來。他被朱棣派去浙江修建船舶。
關於派馬三保出使外邦一事,朱棣已經和大臣們商議過了。朝中大臣,有一大半的人贊成。有一小半的人反對。少數服從多數,
確定了馬三保日後出使外邦一事。
這幾個月,馬三保在浙江盡心盡力地修建船舶,終於作出了點成績。
朱瞻基跟著楊士奇讀完書,來找朱棣一起用午膳。
「皇爺爺,發生了什麼好事?」朱瞻基走進來,見他皇爺爺滿臉笑容,便好奇地問道。
「馬三保來信了,你看看。」朱棣把馬三保寄來的信遞給了朱瞻基。
朱瞻基接過信,仔細地看了看。看完後,他也笑道:「馬公公真是能幹,這麼快就能建造出適合出海的艦船。」
「馬三保的父親和祖父都是船員,他小時候經常跟著他父親他們出海,不僅對大海非常瞭解,對船舶也非常瞭解。」朱棣笑著說,「讓他建造船舶最為合適不過。」
「但是沒想到他能建造出這麼厲害的船舶。」雖然朱瞻基透過那本金手指的書籍知道馬三保會七次下西洋,但是那本書上並沒有寫馬三保下西洋的船舶是他自己設計建造的。「馬公公可真是多才多藝啊。」
「馬三保是很能幹,你建議他出使外邦是對的。」
朱瞻基說道:「以馬公公他們的速度,很快就能出使外邦了。」他在心裡算了算,「明年就能出海了啊。」
馬三保和工匠們已經設計好出海的船舶,並且這段時間已經試水成功,接下來將會大力地生產出海的船舶。不僅如此,還要準備出海的物資。
關於馬三保即將出海一事,朱棣是非常重視的,並且讓馬三保務必準備齊全。
朱瞻基小聲地嘀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