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聖人,您小瞧了澄心堂(第2/2 頁)
,近一千五百萬貫。
為了在自己入土之前,超越太宗皇帝的文治武功,他不惜採取了極其危險的權力遊戲:給節度使放權。
有人說他晚年昏庸,他並非昏庸這麼簡單,而是偏執,偏執遮蔽了他的雙眼。
大唐朝堂上和地方節度使,都是有一層又一層的權力平衡的。
這是李隆基高超的帝王權術的結果。
說李林甫專權,那也不過是李隆基授意的而已。
說李林甫打擊太子,那更是在李隆基的刻意放縱之下。
李林甫是如此聰明的人,但他從來不敢對李隆基有半分忤逆。
為什麼?
因為李林甫自己知道,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玩得過李隆基。
他自己也不過是李隆基的提線木偶而已。
但歷史的諷刺在於,就是這樣一個心志和手段都全線一流的君王,在位的後期,強盛的帝國硬生生腰斬。
李倓心中不由得感慨,這證明了什麼?
這再一次證明了,歷史其實也不會因為一個人而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有人說李隆基活得太長了,才導致安史之亂。
其實李隆基死得早,也會發生叛亂。
因為李唐開國一百多年,整個社會的資源已經全部被上層壟斷,社會各方面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關中地區和河北的矛盾,京畿和藩鎮的矛盾,世家門閥與寒門之間的矛盾,底層百姓與上層的矛盾。
還有大唐與吐蕃的矛盾,大唐與阿巴斯王朝的矛盾,以及大唐與周圍所有異族的矛盾。
這些矛盾,根本就不是現在的李隆基能解決的了。
也不是李林甫能解決的。
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形成的大勢,豈能因某一個人而隨意改變呢?
所有的權謀,在這樣的局面面前,不過是撓癢癢而已。
大唐需要新的秩序了。
需要一場全面的變革!
李倓坐下來後,顯得很乖巧。
“建寧,聽說澄心堂是你一手操辦的?”
“孫兒平日裡喜歡寫寫字、讀讀書,但紙張數量不夠,於是孫兒便想著自己造一點紙,沒想到讓孫兒遇到了從成都到長安的一對兄妹,澄心堂的紙都是他們造的。”
“原來如此,這兄妹二人可真是有才。”
“他們世代造紙為生。”
“他們現在在澄心堂?”
“是的,就在澄心堂。”
“有空,我也要見一見。”
“能見大唐聖人,那是他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建寧,你知不知道這一次造紙,有人說你私下聚眾籠絡人心。”
“大父恕罪,孫兒是萬萬沒想到會有人如此說,不然孫兒就不造紙了。”
“誒,你這澄心堂現在一天兩萬張紙,不造多可惜。”
“大父,其實現在澄心堂,一天能出六萬張紙。”
喜歡我在大唐躺平擺爛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躺平擺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