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第3/3 頁)
京與南地的這條運河還在高祖皇帝的政令中,在當時只是一個大膽的暢想。
因此,南郊碼頭、運河長街以及琉璃莊也都不在。
南郊和東郊琉璃莊等地,還只是窮苦百姓的普通
村落,沒有如今繁華。
青山書院當年是有的,開國之初的能臣大儒都出身於青山書院,知行書院是高宗皇帝為了多病的康親王修建,時至今日才算名聲鵲起。
已經不存在的景緻可以放在一邊不談,其中青山書院、皇覺寺、白雲觀等地謝吉祥想跟趙瑞再去遊覽,看看是否有其他靈感。
把這些單獨圈出來後,謝吉祥又開始看那份美食名單。
這份單子其實並不長。
北地以麵食為主,燕京等地的美食都跟麵食有關,比如燕京至今還很有名的雜醬麵,當年就很流行。
原因無他,因為雜醬麵可以用兩和麵來擀麵,吃不起雜醬,也可用粗鹽和野菜伴著吃。隨著大齊國泰民強,百姓富庶起來,燕京的雜醬麵才開始有了更多的花樣。
加了肉碎和蘑菇的雜醬越發鮮濃,配上各種菜碼,普普通通的一碗麵,可以吃出花來。
除此之外,這本遊記裡還講了幾件趣事。
比如當年燕京的長安市坊中,有天南地北來的美食,其中有一家叫毛肚張的,就很有名。
據說當年只要這家一開門,用大銅鍋在門口咕嘟嘟煮高湯,食客便忍不住上門排隊。
聽聞那家的毛肚特別細膩爽滑,一點都不老,只在那高湯裡七上八下過一遍,出鍋後淋上一點麻醬汁,讓人鮮掉舌頭。
榮慶華寫到這裡,還形容了一下:“那毛肚滋味甚好,本身也很新鮮,似乎剛吃完一碗,轉頭肚子又餓,還想再來一碗。”
他當時就住在長安市坊附近,每天都要過去買上一碗,越吃越愛吃。
最後他還總結:“對於一個老饕來說,越吃越愛的情況很少出現,也不知高湯裡究竟有多少香料,總歸讓人魂牽夢縈。”
不過這鋪子只開了小半年,後來也不知怎麼的,味道越來越不好,有食客不滿,特地問店家,店家只說其中一味香料難尋,少了一味就失了特色,這才不行。
至於這鋪子最後的結局如何,榮慶華沒有寫,但讀者也可以猜到,失了一味香料的毛肚張最終肯定也以關門倒閉為結局。
畢竟,在嘗過極致的美味之後,差一等便令人無法忍耐。
謝吉祥看到這一段,總覺得這一段似乎含著什麼線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