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對於林立文想要開荒的事他們早知曉了,借用林家耬車抵工更是做過一次了,因此村民們接受良好。
&ldo;大郎已經連著幫大家想了好幾樣好使的農具了,又這般惦記著咱們村裡人。便是大郎不說,待後面你家開荒,我也該去幫襯一下的。&rdo;
&ldo;只要大郎過來喊上一聲,我必得幫你一把!&rdo;
&ldo;就是就是……&rdo;
&ldo;多謝大家了。&rdo;林立文笑道。
之後便是林老二上場,給大家演示麥釤的具體製作。
製作麥釤裡面的刀片可以用以往的長鐮上的刀暫時替代,其餘所需的也不過是一些麻繩和竹子,木頭等物,都是好尋的。
因此它就跟秧馬一樣,屬於村民們都製作的起,也極易上手的。
等到大家把各自的麥釤製作好了,一個個都興沖沖的恨不得馬上衝到麥地裡去勞作時,林立文喊住了大家,緊跟著的一番話又驚到了眾人。
因為林立文跟眾人說,麥釤這般好用,且村裡現在每戶皆有一個,只用上短短一日便將之收起,未免太過可惜。何不村民組建割麥團隊,分批去往旁的村子。
&ldo;割一畝地的麥子只需一枚銅錢,想必應該會有人願意花費這個錢的。&rdo;
這話一出,眾人一片譁然,但必須得說,林立文的話確實說動了不少人的心。試問若是在沒有麥釤出來之前,有人上村裡來與他們說,只需一枚銅錢便能幫忙割掉一畝地的麥子,他們必然也會同意的。
只是讓眾人猶豫不決的是,這麥釤是林立文想出來的,組建割麥團隊的法子也是他想出來的。眾人就算是心動,也跟之前的秧馬生意一樣,實在不好意思再佔林立文這個便宜了。
於是便有人說道:&ldo;法子不錯,大郎要是需要,我也可以去幫忙。只是這割麥的錢,便不用給我了……&rdo;
說這話的人是林東陽,林立文記得他,就是那日在田裡見他使用秧馬後,第一個喊出來的人。
&ldo;那不行。&rdo;林立文搖頭道:&ldo;活是你乾的,力氣是你出的,你怎能不拿錢。&rdo;
雖說這會大家都念著麥釤和法子都是他想出來的,沒好意思爭這個利,但林立文要真這麼做了,保不齊眾人心裡又會不舒坦。
&ldo;這樣吧,因我家大姑就嫁在劉家村,還勞煩眾鄉親讓我家一次,劉家村那邊的麥收便交由我家來做。&rdo;
也就是說除開劉家村之外的其他村子裡的麥收,村民們皆可去做。
這對村民們來講,根本就不算要求。因為即便是林立文不把組建割麥團隊的想法想出來,他一家獨佔這門生意,村裡人也會跟之前的秧馬一般,起碼短時間裡,村裡人也不好意思去搶他家的生意。
世人是愛佔便宜,可同樣也有不少人會記恩。就像這段時間,因為林立文連著給村裡想出好使農具,林家在村子裡的人緣便變得極好。
像之前林立文去山裡砍竹,老漢瞧見了會幫忙。林家其他人這段時間也感受到了村裡人的友善回報,林老大和林老二去挑水,有人碰上了會搭把手。林老太還有林周氏,林楊氏她們去河邊洗衣,婦人們也會笑著讓出最好的位置……
這些都是村民們暫時回報的善意和熱情,有了這些,林家人在林家村裡不說屬於一呼百應,但他家若真有點事,村民們能搭把手的時候便會願意幫襯一下。
在農村,尤其越是偏僻的地方,一個好人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何況,林立文這麼做,還有別的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