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 第238節(第2/3 頁)
“青壯入軍,縣衙造冊。”
“秋收已畢,軍糧無需自備,國中分發。”
“諸鄉邑安排人手巡邏,緝拿匪盜。大軍出征嚴守門戶,凡有不法一律嚴懲!”
縣大夫出身壬氏,與壬章為三代以內的血親。
和壬章一樣,他好鑽研刑律,崇尚嚴刑峻法。出任縣大夫期間,親自帶兵絞殺盜匪,城牆上懸掛成排首級,有的已經風乾。此舉極大震懾轄下宵小,縣內風氣為之一新,鬥毆盜竊近乎絕跡。
此次伐楚要發全國之兵,他同在徵召之列,要至下軍為將官。
他離開之後,城內諸事由主簿主持。為防不法之徒趁機作亂,他提前定下規矩,凡觸犯律令一概嚴懲,絕不容情。
大廳內鴉雀無聲。
邑長們早見識過縣大夫的行事作風,知他鐵面無情。但在此時此刻,眾人仍不免心驚,緊迫感油然而生。
眾人各自下定決心,回去後立即調派人手,務求不出差錯。
大軍出征期間,鄉邑註定空虛。若自己邑中出現匪盜,實在無法抬起頭來。
“諸君可有疑問?”縣大夫環顧眾人,開口詢問。
“無。”邑長們紛紛搖頭。
“善。”縣大夫拿出一疊抄錄的告示,交給邑長帶回去。同時分發裝訂的簿冊,用來記錄徵發的青壯。
簿冊以獸皮釘成,比竹簡輕便,更方便攜帶。
上面先錄邑長,再是鄉老,其後是國人和庶人。邑長和鄉老都要在簿冊上按下手印,以示對所錄內容擔責。
“時間不多,諸位速行。”
“諾。”
邑長們捧起告示和簿冊,起身向縣大夫告辭,魚貫走出縣衙。眾人或騎馬或駕車,出縣城返回鄉邑,第一時間張貼告示,向轄下傳達國君旨意。
不到半日時間,徵兵一事傳揚開,鄉村裡寨皆有耳聞。
“伐楚!”
“舉全國之兵,戰必日久。”
“自烈公以後,尚未有此大戰。”
幾名老人聚在告示前,聽人宣讀告示內容,不免想起烈公時的幾場大戰。
滅鄭不過爾爾,更多仰仗新軍,無需傾盡全力。唯有戰強國,如楚、齊、越之屬,才需興舉國之力,徵召全國青壯。
老人們回憶往昔,按住身上的傷疤,既有豪情也難免唏噓。
“我等壯時,追隨烈公南征北討,屢次立下戰功。幽公不濟事,未見開疆拓土。今上承烈公之志,大軍東出伐楚,必建不世偉業。”
歲月沉澱成智慧,凝入蒼老的眼眸。
老人們思及這場戰事,恨不能年輕三十歲,再次隨軍出征,在戰場上浴血拼殺。
“君上變法,行軍功爵。戰功能分田,還能得爵。英主在位,爾等切記奮勇,不使先祖蒙羞。”
老人們無法上戰場,只能將希望寄託兒孫。各自返回家中,見到正在擦拭兵器的親人,當面殷殷叮囑,一定要英勇殺敵,絕不能畏懼不前。
“父親放心。”
“我定要斬敵首,立功得爵!”
受到徵召的國人和庶人準備妥當,各自背起皮甲和武器,大規模向縣城聚集。他們中的多數都是徒步,僅有少數人有馬,行速依舊不慢。
離縣城較遠的村莊,眾人從家中出發,走到中途太陽西落,不能露宿在荒郊野嶺,只能打起火把夜間趕路。
所幸夜行的人不在少數,火光聚集到一起,明光碟機散暗色,使得野獸不敢靠近,在遠處遊蕩許久,尋不到攻擊的機會,只能悻悻離開。
相同的情形發生在不同縣內。
國人和庶人大量聚集,由各縣縣大夫或主簿帶領,從四面八方湧向肅州,猶如河流匯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