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北伐瓦剌(第1/3 頁)
十一月,據開平傳來訊息,瓦剌已經發兵到飲馬河。朱棣招來朱瞻基,讓他發表看法。
其實這個問題,朱瞻基老早就想過,不過呢,不瞭解實情,就問了敵我雙方的情況。
我方常年征戰,兵疲民乏,有些衛所甚至以弱兵老兵充數,士氣不高。敵方耀武揚威,不尊朝廷,殺死前元皇帝本雅失裡,陳兵五萬於飲馬河,來勢洶洶。
朱瞻基說,朝廷如果費盡國力征討瓦剌,全部都是阿魯臺得了好處,而且阿魯臺狡黠多謀,變幻無常,再等上幾年的功夫,草原上的草都換了幾茬了,肯定會犯邊,吃虧的還是我們。
朱瞻基發現朱棣實在是一個太強勢的人,派出去的使者也是不知變通,外交交鋒沒有多少緩和的餘地,而且不懂得分化敵人。朱瞻基最崇拜的人是晏嬰和鄧小平,一桃殺三士,千古奇談,鄧小平也是三起三落,戰略大局上很英明的。朱棣也是被朱瞻基一通分析弄懵了,還要反過來找他問計。
阿魯臺排擠本雅失裡,肯定有對他不滿之人,我們秘密聯絡他,以備後事。再命令阿魯臺出國書嚴明隸屬,永不反叛。除了派遣1000名士兵和1000匹好馬助戰外,每年還要上貢一千匹戰馬。阿魯臺是個反覆無常的人,他應該會答應。
瓦剌這邊我們也要行分化之策,可以互邊,甚至可以和親,我們要培養優秀的宗室才女或者民間才女,帶上三都護衛,以女為王,帶上和尚,道士,孔家族人,宣揚民族和諧,最後達到改土歸流。
朝廷要厚待中低層官員士兵,不吝封爵,戰死之人,封為烈士,以社為祭,厚待後人,傷者可以招到皇莊,有功者,可以為太孫護衛之將領也!
朱棣皆以為可行,也是感嘆朱瞻基就是一個怪胎。
這次朝廷調集十五萬民夫幫運料草,主力部隊還是火槍部隊,衛隊,精銳騎兵部隊,步卒都是衛所召集過來的,總人數多達二十多萬,實際精兵兵力最多隻有六萬左右,其他都是輔兵。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部隊的主糧就是燒餅,又厚又大,硬邦邦的,菜主要是豆鼓。所以行軍途中打獵並不是春遊一般,而是食物太單調了。其實運輸最難的還是在境內,從北京到宣府這一段,路很不好走,很多地方只能一個人透過,還有獨木橋。
士兵們的裝備都是朝廷供給的,棉甲裡面是用銅釘釘上鐵片的,武器也非常鋒利,都是制式裝備。
四月初一終於到了興和,阿魯臺早就把一千騎兵和一千馬匹以及內附的國書準備妥當了。這次楊榮也跟來了,楊榮對邊事很熟悉,被朱棣派去過甘肅督查軍務,胡廣和金幼孜同樣隨行。
誓師大會,朱棣自命真武大帝的嫡傳真龍天子,旌旗所向,無所披靡。戰死被封為烈士,入公墓,萬世祭祀,撫卹優厚,後代有養,免費入公學;受傷立馬救治,重傷殘疾的收入皇莊供養;立功的加官進爵。
前鋒先行,預先選定地點建築好城寨,備好水。五月份的時候,到達通泉泊,都督朱榮發現敵情,這個朱榮跟隨張輔討伐安南屢立戰功,被朱棣派為先鋒。
二十七日,前鋒都督劉江報告說已經追蹤到敵人的行跡,朱棣命令繼續追擊,朱榮配合。這個劉江也是靖難老部下,是由朱棣從百戶一步步因功升遷的。
六月初四,又發現數百名敵騎,這些人與前鋒部隊若即若離。劉江繼續追到康哈里孩,殺死了數十人敵騎。很明顯瓦剌在帶節奏,這麼明顯的計策朱棣肯定知道。敵人為什麼這麼做呢?六月初七日大軍抵達忽蘭忽失溫,它位於現代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東南。
此戰可以說相當冒險的一戰,瓦剌擁有精銳重灌騎兵三萬,武器也很精良,長馬刀,精鋼所制,箭支很長,威力肯定很猛。每一個士兵都很精壯,而且還有三四匹馬替換,說明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