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清華園(第1/2 頁)
朱瞻基派了兩輛龍車,前往南京,接回了妙錦培養的五位王女和十位美女,其中就有魯靖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分別叫朱琪英跟朱琳凝。他讓長公主安頓好,先適應一下水土,逛逛京城,每個人每個月發一千貫的月俸。
他覺得大明朝把文臣給的待遇太高了,用翰林院來培養高官,實在是不可行,武官跟宗室被打壓太過,根本上不能跟文官集團相抗衡。
只有官員多了,才會不當回事,另外必須要從地方歷練一番才能夠擔任內閣。
王振他們跟他學習化學也有一兩年了,化學也可以說是試劑學,離不開藥水,測量物質的含量,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摩爾這種單位,估計也不好解釋。
化學這門學科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在工業應用上非常廣泛,比如曝光、蝕刻、電離等等,但是也造成了大量的汙染,有人說是人類用化肥來置換出了糧食,卻破環了土壤結構,產生了板結,得不償失。
不管如何它總是要出現的,而且火藥和炸藥也要使用化學,像橡膠製品正是目前他急切需要的,需要大量的墊圈,用玻璃罐裝上蕃茄醬應該是可以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在跟土地過不去,人們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當人口變多了,或者氣候影響,就造成了糧食短缺的矛盾,只能推倒重來,大大影響了文明的程序。
比如說他自己以前所在的農村地區,也不知道嫁接,剪枝,改種高產的果木等,農業技術也僅僅從農技人員學來一點點。主要還是銷售的問題,產量少,只能夠零賣,沒有積極性。
大明朝,糧食價格還是偏低,交通又受到限制,農民要想翻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讀書考上了功名。
他覺得調整農業結構還是很有必要的,培育珍稀優良品種的農產品,最好是能夠提供大量的牛肉等肉食,改善膳食結構。
他將王振他們派往天津,成立研究院,自主招生培養人才,研究硫化工藝,大量製作出硫化橡膠出來。
又派人到鄭州建立玻璃廠,那裡有水路運輸來的硝石礦很方便,北京的琉璃廠早就搬遷到西邊去了。
太監也是有人才的,不過隱患實在是太大,怎麼可能給予那麼大的權利呢?太監跟皇上一心,我看未必,皇宮裡有多少密案,還不是跟太監有關係?
他現在準備將他的治國理念和制度等好好地梳理一番,準備出版成冊,發往各省各府學政,不然的話,科舉改革,那學生們都沒有準備,那肯定會搞糟,朱琪英帶著一群國子監的生員在做這事情,朱琳凝則被安排為幼兒園園長。
有人說文化復興運動加速了歐洲的發展,像達·芬奇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畫家還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在繪畫、雕塑、建築、科學、音樂、數學、工程、文學、解剖學、地質學、天文學、植物學、古生物學和製圖學等領域都有極高的造詣和成就。
他一直想做的就是這個事情,那怕起個頭也好,畢竟這個時候的天才還是很難發掘的。
八月份,清華園總算是建好了大門和五棟大樓,其他的再慢慢修。
他將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等送往展覽半年,同時將他自己畫的梅花圖也送給了清華園。
畢竟黃公望這幅畫太聞名了,而且離得近,還好保管一些,派大內侍衛日夜看守,同時廣邀天下有名的畫家名士等前來教授,能自主挑選學生。
這五棟建築都是他親自設計的,沒有想到一個沒有靈魂的畫圖工居然也有這麼一天。
主樓採用極簡的對稱結構,方方正正,安裝透明玻璃,吊燈,地板貼瓷磚,光線很足。
這一天可是相當的熱鬧,在京的所有生員、官員、有功名的都來看皇上的畫作,一直聽說皇上畫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完成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