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鍊鋼(第2/2 頁)
“高明,朕一說你就明白了。
還有這種,朕稱之為滾柱軸承,你一看就明白了。
車輪軸上面不是有兩個鐵圈嗎,再在中間加三個小鐵圈,就是這種東西。”
朱瞻基拿出一張軸承的圖紙給他看。
“恩,這種是更省力些。”
“這種軸承用處可大了,目前朝廷最需要的就是使用它來製作一種起重的東西,全部使用鋼把它撐起來,就像這樣,然後裝上這種軸承,能夠方便裝卸貨物。
這種軸承滾柱越多越省力,繩子把它們串在一起,就是一個小孩也能夠拉起一頭牛。”
“哦,皇上有沒有找人試過呢?”
“試也很簡單,有兩個串合一起就夠了,等做出來可以再慢慢摸索經驗。”
“也對。”
“這種軸承還有一種滾珠軸承。”他指著另外一張圖紙說道。
“這是鋼球?”
“對,所以說,這個要求很高的。即使是這種滾柱,也要一模一樣,還要光滑,得用到上好的鋼材。
今天叫你來就是為了這兩樣東西,一個是製作新幣,一個是製作滾柱軸承。
朕只能找你來,如果連你這個‘蒯魯班’都做不了,那就沒有人能做得了了。”
“那臣試試吧。”
“好,明天就開始行動,要人給人,要物給物,都優先給你安排。
工部的差使暫時放下,朕先給你在銀行賬戶上存一百萬貫的新幣,不夠再補。
另外朕派阮安輔佐於你,有難事讓其直接彙報朕。”
工部這近也是一團糟,工匠撤散,加上新成立的公司統統由孫忠管轄,工部的管轄職能大大縮小。
工部尚書吳中,由北平布政司經歷逐漸升至右都御史,永樂五年升為工部尚書。
工部右侍郎蔡信,也是以工匠晉升為侍郎,比吳中還大上好幾歲,工部主要由此二人主持日常工作。
“皇上,會昌伯剛接手工部,於公務怕是不熟悉,所屬官員又少,現在又分散京城十數萬工匠,怕是忙不過來。”蔡信說道。
“會昌伯只是管理資產,工部的職能還是照舊。
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是建房子,以前是你自己請人來施工,要負責工人的吃喝拉撒,來料進度等等各方面。
現在呢,是包工,你只需負責設計、監督、質量等,這個朕一講你們都懂的。
為什麼要這樣呢?
首先權責分開。
二是工部職能轉變。
由原來重實施變為策略、規劃、技術、法規、監督等等。
比如說修路橋,先要規劃出路線,提供技術支援,規範操作,監督質量和進度等等。
以前戶部負責收糧,受災負責賑濟,完全沒有工部什麼事,這可不行。
水路、陸路通了自然就減輕了勞役,改善水利,自然就少受災害,不要本末倒置了。
還有一事,要及時收集黃河和長江的雨情,檢查堤壩,預設洩水區,每年要測量水情,統計氣候,預測天氣,防洪防澇,預置應急方略。”
朱瞻基喝了一口茶,心中苦惱,任重道遠吶!看來這個左侍郎要安排一個務實的人員來擔任,陳瑄看來挺合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