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節(第2/3 頁)
臣以及地方文武,聽聞敕諭,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竟有這等好事?
“天子金口玉言,豈會欺騙爾等?”
眾人連忙點頭,幾步撲到牢房門前,盯著宣旨的公公,活似在看一錠金元寶。
起初,只有“罪臣”“犯官”參與其中,海船控制在十艘左右,分三批,從雙嶼衛和象山出行,規模並不大。
隨財富累加,江浙等地越來越繁華,希望參與進來的官員越來越多,各方託關係,尋人情,期望能分得一杯羹。
朱厚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海船規模成倍增加,短短几年,竟達百艘。
出海時,赫赫揚揚,船帆如林,破濤斬浪。
這麼大的船隊,行在海上,恍如一頭巨獸,碾壓所有對手。
爪哇、滿剌加等番邦,遇船隊前來市貨,無不歡欣雀躍。島上明人後裔,彷彿見到先祖口中,永樂朝船隊下西洋的盛況。
海盜和歐羅巴探險家,壓根不敢惹這樣的龐然大物。
見到影子,就要轉動船帆,遠遠避開。
無奈,明船之上,有千里眼這等利器,兼船速又快,等海盜和探險家們察覺不妙,掉頭逃跑,早就來不及。
身為海盜,就要被黑吃黑的覺悟。
探險家們更需明白,在明朝海域內探險,風險非同一般。遇到明朝海船,性命不保的機率,實在是相當高。
雖然,明朝劃定的海域範圍有點大,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連通兩大洲……
因船隊撲殺“海盜”,過於乾脆利落,很是引起幾場“國際糾紛”。
港口和市舶司官員見到來人,眾口一詞:“我朝早有律令,船行海上俱為捕魚。閣下所言必為杜撰,沒有實據。”
捕魚?
捕你撒旦的魚!
堪比一座小島的海船,配備幾十門火炮,用來捕魚?
抓鯨魚嗎?!
歐羅巴船長暴怒,仗著貴族身份,大聲抗議。
明朝官員冷下表情。
你要解釋,本官就給你解釋。接受與否,不關本官的事。
不服?
來戰!
信不信來幾艘滅幾艘,照面就能揍趴你。
所謂上行下效,有什麼樣的老大,就有什麼樣的打手——咳——屬下。
正德皇帝和年輕的內閣,都是好戰分子,堪稱“老實人”的顧榜眼也不例外。好不容易蹭上戰船,嚐到甜頭的京官和地方官,自然要追隨大佬腳步。
能見你一面,解釋兩句,已是紆尊降貴。
敢跳腳,先揍一頓板子,直接丟海里。
死了算倒黴。
僥倖不死,領人來報復,正好一鍋端,為朝廷創收。
作為背後推手,時任內閣首輔的楊瓚,很有些無語。
這樣的作風,是該感到高興,還是反省一下,鐵鍬揮得太勤,廟堂都被鏟歪?
總體來說,應該是前者……吧?
第一百五十七章 卿當代勞
正德二年,九月
季秋時節,薊州糧屯,無論是谷麥高粱,皆長勢喜人。
四月播種的玉米,除少數外,盡皆成株。
自出苗日開始,牛主簿鎮日行在田間,手持紙冊炭條,詳實記錄,不落一星半點。
“番糧下播,出苗,成株,結實,間隔時日,期間變化,俱在冊中。”
記錄過程中,牛主簿特地詢問農人,就每塊“試驗田”成株數進行比對,詳實寫下所有資料,分頁比對,呈送楊瓚。
“僉憲,共成苗九十三株,畝產之數,可由此推算。”
牛主簿工作十分認真,幾月下來,人瘦了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