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渝州行(第2/3 頁)
看看近古世界的江州城。
李特帶路,一層一層往下走。第四層是刺史府幕僚們處理公務的地方;第三層駐紮有刺史府守衛,還有糧庫和武庫;最下面兩層,是刺史府官員家眷居住的地方。李特的府邸,另有道路連線,和頂層的刺史官邸,基本處於同一水平面上。
最底層有一小路,通往江邊碼頭,看著很近,實際上有兩里路。江州城沒有完整的城牆,山地、丘陵地形,平行嶺谷縱向褶皺千里;十幾座山豎向排列,擠壓出平壩,形成這一帶特有的地理環境。
走近碼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大船,桅杆上掛著四帆,船頭和船尾各有一張小帆,船中部有兩張大帆。船體長約五十米,寬處有七八米,水線之上有兩米多,似乎處於空載。看向冉祥、王全兩位工匠,等著他們介紹,兩人服用完果實後,沒有了先前的拘謹。
“稟仙師君王,這艘是新造的運煤船,滿載能運百萬斤煤炭,如果換作運糧食,一次至少能運送七八千石。最近跑了一趟巴東郡魚復,從江州縣運送了七八十萬斤煤炭過去,拉了鹽和山藥材回來。”
冉祥比王全善言談,率先開口說道。
“來回需要多少天?”
“稟仙師君王,順水五七天就能到,逆水需要一旬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製造大船困難嗎?”
“稟仙師君王,製造貨船比戰船和樓船容易,只是吃水太深,大江大河上才能航行。”
“吃水有多深?”
“回仙師君王,近一丈深。”
換算一下相當於兩米深。
“上船去看看。”
貨船有五個隔倉,船首和船尾各一個,中間三個,船首的隔倉最小,船員們大多生活在船尾隔倉,生活物資也集中在船尾。船兩側設有漿位,船尾部有船舵,逆水時需要憑藉風力和漿手的人力前行。船上的船員大約有三四十人,跑一趟運送七八十萬斤,攤下來的人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碼頭邊小船很少,最短的船也有近十米長,運送十噸左右的物資沒有問題。樓船看到兩艘,被固定在江岸邊,只有兩層高,上面有人來回走動。據李特介紹,樓船是廢棄的舊船,被商人改造成江上食肆,生意不算好,渝州現在不富裕,或許等兩年會好一些。
渝州九十餘萬人口,綦江煤礦一年的精煤產量,大約在八萬噸左右,人均消耗九十公斤精煤。產量肯定不夠,燒製磚瓦水泥、鍊銅鐵的消耗不會少,替代柴禾做為燃料的用量有限。渝州不缺煤礦,但是缺少地理位置好,交通運輸方便的煤礦,本王也沒有好辦法。一船船煤炭順流而下,供應長江兩岸的景象,沒有那麼容易出現,除非在交通便利處發現新的煤礦。
夜郎縣有煤礦,陸路難行,水路不順暢,現在沒有開採的價值。
“李刺史,綦江煤礦的開採規模,還要想辦法加大,那裡的水路運輸很方便,可惠及長江沿岸。”
李特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果然順著我的話,提出了請求。
“稟仙師君王,臣李特冒昧,有個小小的請求。”
“但說無妨。”
“渝州鐵器質量堪憂,可否製作一些挖煤的工具,堅韌鋒利程度堪比馬刀和長刀。”
“可有圖樣?”
旁邊的李驤,立即掏出幾張紙,看了一下,钁、鑿、鎬、釺,除了釺以外,其餘工具只是製作金屬頭部,不算麻煩。倉庫裡還有三百多噸鐵礦石,順手做幾千個小事一樁,好鋼用在刀刃上,生產工具的重要性,不亞於戰場上的兵器。
“本王每樣工具替你們製作一千,另外,長安的鍊鐵作坊,能夠煉製出更好的鐵,還製作出斗車,很適合開採煤礦使用,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