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_232(第1/2 頁)
</dt>
海洋對面到底是什麼樣的?
未開化之地?
還是更加廣袤的領土?
如果有機會,他也很想親眼看一看。
臨到飯點,朱高煦和朱高燧起身告辭,孟清和作勢挽留,兄弟兩個一起搖頭,去舅舅家蹭飯是母后的命令,必須嚴格執行。按照興寧伯的話來說,就是以親情為紐帶,修復舅舅和老爹之間不可調和的關係。
老爹是個死硬派,大舅也不是能輕易低頭的,朱高熾和老爹舅舅都說不到一起去,只能朱高煦和朱高燧多跑幾趟。
起初,兄弟倆還有些彆扭,日子長了,發現這也沒什麼不好。
比起皇宮,明顯呆在魏國公府更自在。
有大舅四舅一起研討兵法切磋武藝,還有對門的興寧伯可以侃大山,朱高煦和朱高燧從被徐皇后催著出宮,到一天三趟往外邊跑,轉變之迅速連朱棣都感到吃驚。
聞聽兩個弟弟同魏國公府越走越近,還經常到興寧伯府串門,朱高熾在房間中靜坐良久,最終也只能搖頭,他同兩個弟弟的性格不同,人生追求或許類似,處事方法終究有所區別。
朱高煦和朱高燧能做的事,他未必能做到。相反,他能做到的事,交給兩個弟弟也未必可行。
父皇已經讓他聽政了,朝中的一班文臣明裡暗裡的向他表達出善意。
此時的朱高熾,表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謙恭謹慎。
嫡長子,又是洪武帝親封的世子,遵照傳統,只要朱高熾不發抽,太子之位定然是他的。
九成以上的文臣都是這般想,尤以解縉等人為首。
雖然從北平一路跟隨朱棣進京的朱能等人與朱高煦朱高燧更有階級情感,朱棣也表現得更喜歡次子和三子,一個立嫡立長的大帽子壓下來,朱棣也不得不認真考慮現實問題。
朱棣登基不到半年,文臣武將就隱隱分出了派別。
在這種情況下,文臣使陰招打壓武將,武將擼袖子想揍文臣,並不是件多奇怪的事。
雙方都在找機會,以段位來看,明顯文臣棋高一著。
解縉等人未必是真看沈瑄各種不順眼,一定要把陰招往他身上使,誰讓沈瑄恰好撞到了槍口上?
天子義子,靖難武將中能列入前五,據說還救過高陽郡王的命,這點屬於以訛傳訛,不過救人的孟清和是沈瑄麾下,算在他頭上也不為過。
再加上前定遠侯是個孤兒,連家廟都沒有,留下沈瑄一根獨苗,根本沒有家族幫襯,簡直是最好的下手目標!
於是,趁著皇后挑媳婦的機會,許多人都開始活動。
他們必須讓天子看到,一旦武將的影響力在在朝中不斷擴大,帶來的後果會多麼嚴重。就算是陛下的義子,隨陛下起兵的心腹,也不是百分百可以信任。
武能興邦不假,但真正能幫助天子治理國家安撫萬民的,永遠都是文臣!
在這一點上,建文帝就做得很好,雖然人生際遇倒黴了些,不便提及,可還有喜好讀書個性仁厚的世子,堪當樣板。
朝中大臣們的心思,朱棣瞭解得一清二楚,正是因為了解,他才愈加的憤怒。
這種憤怒在沈瑄“自汙”的時候達到了頂點。
多好的孩子!多忠心的臣子!
體恤上意,不欲讓他為難,不吝用如此藉口推拒婚事,從源頭上掐滅了還沒燃起的火苗。
朱棣對背地裡耍手段的人有多憤怒,對沈瑄的所作所為就有多感動。
無論沈瑄解釋多少次,朱棣就是認準了心中所想,扒皮馬也拉不回來。一邊拍著沈瑄的肩膀,一邊捏著鼻根四十五角流淚。
“放心,父皇絕不能讓你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