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委任(第1/3 頁)
</dt>
科舉張榜三日之後,透過科舉的所有進士,需要金殿面君。
這是一個重要的儀式,此儀式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給予他們殊榮,對於這一百人中的大部分來說,這可能是他們此生唯一一次站在這裡的機會。
另一方面,女皇也要親自檢驗,這一百人中,有沒有他國或是魔宗的臥底奸細。
第五境以上的官員,如崔明一般,若有心隱瞞,女皇也未必能發現。
但這些進士,實力最強的,也不過是第四境,在考試之前,就經過了一次檢驗,最終由女皇再驗一次,幾乎可以保證萬無一失。
除非他們也有類似於清心訣一般的特殊口訣或法術。
透過科舉的考生名單出來之後,李慕曾經仔細的看過。
白鹿書院的學子,不參加科舉,但這一百人裡,仍然有七十多位,近八成的進士,來自三大書院。
女皇改革科舉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書院對朝中官員的壟斷,這個結果,看上去,似乎是李慕和她失敗了,但其實,相較於以往,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之前,這個數字是十成。
如今,書院的壟斷,已經被撕裂了一個口子,讓地方人才有了晉升空間。
即便這個晉升很難,但科舉本來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三大書院內部,或許有些問題,但他們教匯出來的,的確是大周最頂級的人才,他們在書院要經歷數年的苦學與苦修,沒理由輸給別人。
雖然科舉與否的結果,對書院來說,相差不大,但科舉對書院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從此以後,書院學子不再擁有鐵飯碗,他們想要入朝為官,需要和大周無數的人才競爭,書院內部因為沒有壓力,而產生的一些不正之風,也會逐漸得到緩解。
科舉之後,落榜的考生,會陸續離開神都。
這一百名進士,也會被朝廷授予官職。
按照排名,文試狀元,可授正五品官職。
從無官無職,直接獲得五品官位,這在朝堂歷史上並不多見。
要知道,張春苦熬十多年,也才不過是五品而已。
由此可見朝廷對科舉的重視,若是能從三十六郡的人才,書院學子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可謂是一步登天。
文試第二,第三,可被授予正六品官職。
之後的官員,便是六品之下,成績靠前的,可以留在神都,安排在六部或九寺之中,見習一年,成績靠後,便要前往地方,擔任縣丞縣尉等,輔助縣令治理地方,同樣需要見習一年,一年之後,若考核透過,則可轉正。
自崔明官職被廢之後,中書侍郎之位缺失,中書舍人劉儀頂上了他的位置,成為了新的中書侍郎。
如此一來,六位中書舍人,便只剩下了五位。
中書舍人雖然官職不高,卻權柄極重,掌管的,都是國家的機要大事,中書舍人一位空缺,自然引起了各方勢力的角逐。
新黨舊黨,都想獲得這個位置。
然而,女皇的一道親筆聖旨,卻讓他們熄了這個心思。
新科狀元李慕,將任中書舍人一職。
若是科舉之前,即便是女皇再寵信李慕,讓他擔任如此重要的官職,也會引來全體朝臣的反對。
一來,李慕不是出自四大書院,除了能夠擔任低階御史之外,只能為吏,不能為官。
二來,中書舍人,參議機要政務,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必須要有足夠的才能,對軍國要事,有敏銳的洞察力及決策能力。
但科舉之後,李慕雙科狀元的身份,直接堵上了所有人的嘴。
論資格,他是文武雙狀元,不管是朝堂還是軍部,他都可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