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第3/4 頁)
,從去年的下半年起就帶兵出征的帝辛終於回京了,這時候季簡還在朝歌沒走。
這就需要討論一下路程問題了,句吳所在地裡大商極遠,按照周朝制定的朝覲制度,他們屬於那種一輩子只用去朝見一次周王就行了的偏遠諸侯國,因為在路上需要花費的時間太多了,遠不是十天半個月就能解決的。
而在情況要比周朝複雜一些的商朝,還需要注意還沒被消滅的東夷的進攻,所以路上還要增加護衛工作,走得就更慢了。
所以季簡來到朝歌以後,實際上距離他收到朝歌讓他去朝覲的通知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了,見到帝辛也不稀奇,更何況,作為大商新加封的小方國,季簡也確實要見帝辛一面才行。
大商許多代以前實行的是鬆散的貢納制度,硬要舉個例子的話,有點像日本德川幕府之前的那兩個幕府,將軍家雖然權勢廣大,名義上是天下之主,但是其餘的邦國其實並不受其統轄,儼然自成一家,容易做大,實行這種制度的大商和真正的封建王朝是沒法比的。
歷代商王也有意加強對周邊方國、部族的控制,目前頗見成效,最近幾代商帝時期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朝覲模式,大致上是三年一朝,更近的朝覲時間縮短,和周朝規定的諸侯近者每年一朝,遠者三年一朝,更遠者繼位時入朝已經頗為相近了。
帝辛是個急性子,做事情總想著一步到位,好在比干是教導他的師傅,從小時候掰起,總算把他的性子給掰過來了。
歷史上的帝辛應該是自己把自己給玩脫了,畢竟是個急性子嘛,又是個聰明人,總覺得自己做得是對的,從長遠的未來看也確實很正確,但是短時間內卻造成了相當嚴重的後果。
雖然殷商的史料在後世屬於匱乏狀態,但是歷史總是相似的,隋唐的史料可不像殷商一樣難以獲取。
楊廣是怎麼死的?硬生生把自己作死的唄!
他把自己作死了以後,他大修的京杭大運河、建立完善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可是整整造福了整個後世,不僅僅是一個李唐王朝啊。
所謂的為他人作嫁衣裳,實在是令人垂淚。
跨半步是天才,跨一步是瘋子,比干覺得歷史上的帝辛大概就是在天才和瘋子之間遊移,最後步子邁太大,把自己作死了,和楊廣是何其的相似。
當然了,作為穿越者他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和歷史上相比,大商的某些制度不需要帝辛推動,在他出生之前,比干就已經鼓動著老爹、老哥開始幹了,有了文丁和帝乙兩朝的緩衝,衝擊也會小很多。
只要帝辛不再像歷史上那樣,征戰頻繁,把整個東夷都滅得差不多了,弄了一大堆俘虜,最後弄得商軍出征在外,內部兵力空虛的時候被周人趁虛而入,一大堆俘虜在牧野倒戈,大商就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最起碼,周人絕不可能做到一呼百應,起兵反商的時候,還有諸多對帝辛的政策不滿的部族方國群起響應。
帝辛大勝歸來,又逢三年朝覲日期,便要季簡繼續留在朝歌,到時候也好認親。
顯然,帝辛可不是好心好意讓季簡能和姬昌堂兄弟相認,畢竟泰伯、仲雍又不是無故與周部失散的,他們遠走的“罪魁禍首”本來就是姬昌。
等到方國侯、伯們都在朝歌聚集得差不多了,西伯姬昌依然沒有到達,而他這人是不願意被大商捏住把柄,一向表現得最為恭謹的,這種遲到的事情不應該發生在姬昌身上。
又過了幾日,姬昌才趕在最後一批到達,因為他這也算準時,所以也沒理由懲戒他。
不過看姬昌新添白髮無數的樣子,顯然最近有一件讓他極煩心的事兒。
子幹日記:
知道姬昌過得不好,我就開心了。
作者有話要說: 蠢作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