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第3/4 頁)
才不像後來東漢時代曹丕逼獻帝禪讓一樣被人詬病。
第52章 周室
秦國直接滅亡周室, 一定會遭到天下各國的針對——不管他們是真情還是假意——而且從禮法上,也容易遭人詬病。
這就是所謂的“圖周無益”。
要不是秦國志在天下, 基本上已經無所畏懼,而按照時間推斷,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間差不多就在幾十年後,否則的話,亡周還真沒什麼好處。
要讓秦國停止行動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採用迂迴的手段來挽回。
魏文帝曹丕逼漢獻帝禪讓,之後封侯以待,比起司馬家以晉代魏的時候使用的血腥手段, 已經是萬分仁慈了。
異人覺得, 自家祖父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
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秦滅西周國,再奉周王遷都。
因為宗周故地正好在秦國的掌控範圍之內, 所以打著這樣的旗號, 別人完全不能指責什麼。
至於為什麼要滅的是西周國,就和現在的周王室所處之地有關了。
周公、召公, 世為周室卿士。
當然,就算是世為卿士,也有發生意外,斷絕傳承的情況。
根據記載, 末代周公因為與王室諸卿士有矛盾,在政治鬥爭中失敗,最後出奔, 離開了王畿,投奔了其他的諸侯國。
王室的周公之位斷絕是在春秋時期,週考王再次恢復此位是在春秋末期——因為週考王之子威烈王在位時期,韓趙魏三家分家,正式結束了春秋時代,開啟了戰國時期——中間相隔百年以上。
週考王姬嵬將其弟姬揭封為周公,延續周公此官,姬揭被封於周室王畿,也就是說週考王把最後一塊能分封的地盤也分封了出去,周王室自身反而沒有城邑能夠統轄了。
這確乎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尤其是當事人“兄友弟恭”的這項品性需要存疑的時候。
周貞定王姬介有四個兒子——起碼出現在典籍記載裡的就只有四個——姬去疾、姬叔襲、姬嵬和姬揭。
姬介駕崩之後,繼承王位的是他的長子姬去疾,三月後,姬去疾為其弟叔襲所殺,是為周哀王;叔襲繼周王之位,是為周思王,五月後,姬嵬殺思王姬叔襲自立,是為週考王。
在繼位為周王之後,姬嵬很快就將自己的弟弟封為了周公,賜予了王畿之地作為他的封邑,可以說,那個時期,周公和周王,除了名分不同,其他都已經差不多了。
姬揭的諡號是桓公,他的兒子威公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西周惠公姬朝,另一個則是在姬朝時期分出去的東周惠公姬班。
因為東周國在王城以東,西周國在王城以西,為了以示區分,周公之國正式分為西周國和東周國兩個國家。
周王室越混越慘,周公之國也是,越小越鬧騰,當然了,秦國之類的大國對此的關心程度是不夠的,總之,鬧到最後,到周王姬延的時候,他選擇了西周公一方——畢竟東周國也是從西周國分裂出來的——遷都西周,雖然所謂的遷都根本就沒怎麼換地方。
當然了,不管怎樣,因為周王現在定居在西周國之中,西周君和他的西周國就是大秦需要攻打的第一目標了。
異人仔細研究了以後,突然對自己之前提出的先滅周的計劃又自信了起來。
周王姬延:你的良心就不會痛嗎?
異人:不會啊,不僅不會,而且還美滋滋的呢!
不走套路的話,大秦覆滅了西周國之後,善待亡國貴族是會做的——就連秦始皇在覆滅了六國之後,對大部分的六國貴族、王族都還是好好地養著,讓他們養尊處優地活著的呢!——但是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忠義之臣的模樣,秦人就不太擅長了。
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