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外戚之爭(下)(第1/4 頁)
元光四年冬,魏其侯嬰有罪棄巿。春三月乙卯,丞相蚡薨。
——《漢書·武帝紀》
西漢中期,由於朝廷的無為而治,地方豪強欺壓百姓現象極為普遍,只是對百姓的欺壓輕重有所不同的罷了,而灌夫家族偏偏便是其中最為殘暴的那一類,以至於潁川地區長期流傳著一首童謠,“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在這種情況下,田蚡都不用派人深入調查,足以致灌夫全族於死地的罪證便已經比比皆是。
很快,灌夫連同其家族之人皆被依律判處死刑,那些僥倖沒有被捕的灌氏族人也都紛紛逃跑躲藏了起來。灌夫雖然掌握著田蚡與淮南王劉安之間的秘事,但由於自身被囚禁,已經根本無法上書告發。
竇嬰原本以為田蚡只是教訓灌夫一番,而他自己也有心讓灌夫漲漲教訓,因此一開始也並未放在心上,卻沒有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等到灌夫被判處死刑,竇嬰這才連忙動用一切關係予以營救。
然而,事情鬧到了這一步,田蚡已經很難下得來臺了,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臉面,他必須對灌夫予以嚴懲,更何況灌夫手中還掌握了自己與淮南王劉安之間的罪證,如今正好藉機將其殺人滅口,又豈能聽得進去其他人的勸說。
竇嬰花費了大量錢財,請託了大量關係,卻始終無法讓田蚡改變心意,眼見刑期越來越近,實在沒有辦法的竇嬰,只好決定親自上書漢武帝營救灌夫,畢竟眼下也只有皇帝能讓田蚡忌憚一二了。
竇嬰的夫人得知後,認為這麼做太過冒險,非但無法搭救灌夫,恐怕還會連累自己全家,因此勸說道,“灌將軍得罪了丞相,和太后的家人作對,怎麼能營救的了,還是不要犯險了。”
關於這一點,竇嬰何嘗不知道,然而自從失勢以來,大部分官員門客都已經離自己而去,唯有灌夫始終不離不棄,何況灌夫與田蚡結怨,全因自己而起,若是自己不予以搭救,日後還如何在京城立足。
想到此處,竇嬰長長嘆了口氣,握著妻子的手說道,“這個侯爵是我自己掙來的,大不了再將它丟掉就是,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了,我怎麼能眼睜睜看著灌夫去死,而自己苟活著。”
為了避免讓家人擔心,竇嬰便瞞著家人上書朝廷,替灌夫向漢武帝求情。
對於田蚡懲處灌夫,經過田蚡此前的稟奏,漢武帝已經知曉,卻不知道為何又牽連到了竇嬰。雖說親政以來漢武帝有意在疏遠竇氏一脈,但在看罷竇嬰的上書,認為其中必有蹊蹺的漢武帝,還是下詔對竇嬰予以了召見。
竇嬰入宮以後,漢武帝向其詢問事情原委,竇嬰遂將灌夫酒後失言,攪鬧田蚡婚宴之事詳細地敘述了一遍,認為僅憑這些過錯並不足以判處死刑,請求漢武帝赦免其死罪。
漢武帝聽完竇嬰的講述,也認為田蚡有些小題大做了。可是田蚡如今畢竟位居丞相,何況背後還站著自己的母親王娡,自己就算有心保全灌夫,也不好直接出面。
漢武帝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為此賞賜竇嬰與自己一同進膳,在用餐的輕鬆氛圍中,漢武帝向竇嬰表示,自己雖然也對田蚡的所作所為多有不滿,在灌夫事件上也比較支援竇嬰的看法,但畢竟事涉太后的弟弟,況且田蚡是以“對太后詔令大不敬”為由將灌夫下獄的,不能不顧及太后的看法,因此決定在太后所在的長樂宮廷議此事,希望竇嬰與田蚡當面明辨。
漢武帝之所以選擇如此做,一方面此事確實與王太后多多少少有點關係,但另一方面卻是他對田蚡的飛揚跋扈早已不滿,尤其是田蚡憑藉著太后王娡撐腰,如今權勢滔天,已經對自己施政形成了掣肘,甚至對皇權再度構成了威脅,這是漢武帝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不過,田蚡代表的畢竟是王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