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垓下之戰(上)(第2/3 頁)
南下九江,攻打壽春,切斷項羽南下退路,同時派人遊說勸降駐守九江的楚國大司馬周殷,奪取九江郡,進一步壓縮項羽的生存空間。
然而就在此時,壞訊息卻接踵而至,先是彭越接到命令後,近在咫尺的他,卻以魏地剛剛平定,局勢尚不穩定為由,拒絕率兵前來會合,只是命人送來了收繳自項羽的十萬斛糧食。不久,派往齊地的使者也彙報說,韓信接到命令後,同樣以齊地尚未完全平定為由,拒絕奉命出兵。
劉邦思來想去,也不明白兩人為何拒絕出兵,更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讓兩人奉命出兵,於是便去找張良商議。
張良聽了劉邦疑惑後,略一分析便明白了其中的關鍵,對劉邦說道,“齊王韓信自立,本不是您的本意,因此韓信心中不安;彭越原本已經平定梁地,戰功累累,當初因為魏王魏豹的原因,只任命他做了魏國的相國。如今,魏豹已死又沒有後代,而彭越早有稱王之意,您卻始終沒有表示。如果大王能夠明確他們的封國範圍,使得他們安心,那麼他們自然會出兵相助。”
劉邦為了徹底消滅項羽,急需兩人出兵增援,便只好按照張良的建議,將陳地以東至沿海地區的土地全部劃分給了齊王韓信,又將睢陽以北至谷城的地盤劃給了彭越,並封其為梁王。
這邊韓信和彭越雖然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沒有出兵,但一直在泗水郡周邊征戰的灌嬰,在聽說劉邦率主力追擊項羽後,作為韓信部下的灌嬰,卻根本沒有理會韓信的態度,立即便與靳歙等人率領郎中騎兵向西進軍,準備前去與劉邦會合。
項羽聽說又有一支漢軍前來與劉邦會師,擔心固陵難以堅守,遂留鍾離眜駐守固陵,自己則率領主力南下陳郡的治所陳縣,想要憑藉陳縣城池堅守。
在得知項羽主力南撤之後,劉邦率兵再攻固陵,楚軍大敗,令尹靈常投降,鍾離眜率敗軍南逃。
就在此時,項羽接到了九江地區傳來的噩耗。奉劉邦之命南下的劉賈,已經攻克九江治所壽春,而原本負責九江防務、駐兵舒縣抵抗英布的楚國大司馬周殷,在見到項羽大勢已去,而自己又面臨劉賈和英布的兩面夾擊,自知無力取勝的他,乾脆選擇了獻城投降,並與英布合軍後北上攻克六縣,如今正在率軍前往壽春與劉賈會合。
如此一來,項羽南下九江的計劃徹底落空,為了避免陷入漢軍的圍剿,項羽當機立斷,留陳縣縣令利幾駐守陳縣,阻擋漢軍追兵,自己則率領楚軍向東撤退,試圖在漢軍完成合圍之前,穿過泗水郡南部退至東海郡。
劉邦在攻克固陵之後,灌嬰率軍與劉邦會師,劉邦也顧不上停兵休整,便立即率領大軍直撲陳縣,陳縣楚軍在項羽率兵逃走後,本就無心堅守,在劉邦的猛烈攻擊下迅速潰敗,縣令利幾投降。
英布、劉賈、周殷於壽春會師後,得知項羽已經自陳縣東逃,為配合劉邦圍殲項羽,幾人立即率兵北上進攻城父縣,意圖切斷項羽退路。
項羽得知訊息,為避免退路被斷,也率軍急撲城父,與英布、劉賈率領的漢軍展開激烈爭奪。
就在雙方猛烈交戰之際,劉邦率領的漢軍主力也自陳縣尾隨而來,雙方一場血戰,楚軍突破劉賈的防線繼續東逃,劉邦則在與英布、劉賈會師後,繼續尾隨追擊項羽。
項羽雖然帶兵有方,但由於一路的戰敗逃亡,此時缺少補給的楚軍,在精神和體力上都已經達到了極限,陷入潰敗已經是遲早的事。
見到劉邦對自己緊追不捨,項羽深知如果無法擊敗漢軍,那麼自己根本沒有撤退的空間,與其等到士兵士氣潰散後無力再戰,不如趁楚軍仍有一戰之力,與漢軍決一死戰。
因此,無法擺脫漢軍追擊的項羽,率軍撤入了垓下(位於泗水郡東南)進行休整,而劉邦的大軍亦尾隨而至。
與此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