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公元前206到公元8年是多少年 > 第84章 周亞夫的悲劇

第84章 周亞夫的悲劇(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剛成大將軍,就要遠征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兒臣接管了!萬代帝皇三國:我和賈詡禍害曹操我在古代的求活之路無敵世子在下首席謀士,只是有點缺德官途權傾天下開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喚三千玄甲隨波逐遊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天幕:開局盤點大兵團作戰從縣令到稱帝!三國開局先苟住爆兵重活劍仙哥哥帶我殺瘋了斷絕關係後,偏心王府悔不當初天災年,我囤養了古代女將軍史上最強紈絝,被迫一統天下我成並肩王,你知道後悔了?殿下別作死了

,而並非出於對周亞夫的寵信。

可惜的是,周亞夫仍然沒有看出皇帝對自己的疏遠,此後兩件事的發生,更是徹底讓他陷入了嚴重的政治危機。

彼時,皇后王娡憑藉著自己的聰明狡黠,不僅深得漢景帝的寵愛,在竇太后面前同樣極為受寵。一天,竇太后在與漢景帝的閒聊中說道,“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

西漢由於沿用秦朝的“軍功爵制”,一直以來都延續著“無功不封侯”的鐵律,因此漢景帝聞言不免有些遲疑,推辭道,“當初南皮侯、彰武侯在世時,先帝都沒有給他們封侯,直到我即位之後才賜封,王信現在怎麼能封侯呢?”當初,竇長君、竇廣國作為竇太后的兄弟,漢文帝雖然賜予了他們田地宅院,但卻並未給兩人封侯,直到漢景帝即位以後,才分別封竇長君之子竇彭祖和竇太后之弟竇廣國為南皮侯和彰武侯。

漢景帝的意思再明白不過,您的兄弟都沒有在生前封侯,又何況是王娡的兄弟呢?

漢景帝本想以竇太后兄弟之事,來說服竇太后放棄封王信為侯的提議,但竇太后卻說,“君王們都是按照各自當時面臨的情況行事罷了,我哥哥竇長君在世時不能封侯,死後他的兒子反倒封侯了,我常常因為此事而覺得對不起兄長,所以皇上還是封王信為侯吧!”竇太后的意思是,漢文帝當初之所以不封自己的兄弟為侯,乃是因為周亞夫、灌嬰等功勳老臣的反對,如今漢景帝你自己大權在握,還有什麼顧及的。

漢景帝拗不過母親,只好應承下來,表示自己會和丞相商議的。之後,漢景帝找來周亞夫,就封侯之事詢問他的意見,周亞夫想也不想的便回答道,“當初高皇帝規定‘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如今王信雖然是皇后的哥哥,但卻寸功未立,怎麼能違背高帝的規矩呢?”

周亞夫這番言論雖然在理,而且也符合漢景帝的本意,但他說話的語氣,卻讓漢景帝感覺到十分不舒服,更讓竇太后和王皇后都對其極為忌恨。

漢景帝中元三年(前148年)冬,匈奴部落酋長於軍、隆強、徐盧、僕黥、範代、邯鄲、賜等七人率部歸降。

西漢立國以來,從漢高祖劉邦開始,面對匈奴的強大威脅,漢朝長期以和親的方式來換取和平,從而確保了漢匈關係的基本緩和。直到漢文帝時中行說投降匈奴,漢匈關係才一度緊張,尤其是後元六年(前158年)匈奴的大舉入侵,漢匈關係跌至冰點,不僅漢王朝每年送給匈奴的財物中止,就連漢匈之間的關市也一度中斷,直到漢景帝即位之後,才重新修復漢匈關係,漢景帝先是於漢景帝元年(前156年)派時任御史大夫的陶青至代郡與匈奴談判,雙方重新恢復和親關係,後因匈奴在“七國之亂”中的異動,漢景帝又於漢景帝五年(前152年)遣公主嫁匈奴單于,再度拉近雙方的關係。

對於長期以屈辱和親來籠絡匈奴的漢王朝來說,于軍、徐盧等人的這次歸降,無疑是西漢立國以來的一次較大的外交勝利,朝野上下歡欣鼓舞,無人不將此視為王朝聲威遠播的結果。漢景帝更是有意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他不惜打破“非有功不得侯”的祖制,意圖透過封七人為侯的方式,吸引匈奴其他部落酋長來降。

然而,漢景帝這種違背祖制的做法,卻再次遭到了以丞相周亞夫為首的一班大臣的反對,周亞夫說道,“如果把這些背叛自己國家的人封侯,那我們以後如何懲處那些難以守節的大臣呢?”

周亞夫這番話從道德角度而言,貌似義正詞嚴、冠冕堂皇,但卻不免迂闊。要知道,就在七人歸降之前,匈奴於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二月攻入燕地,漢匈關係再度緊張起來,此時冊封這七人為侯,明顯利大於弊,而身為丞相的周亞夫卻一味堅守大義,以此與皇帝唱反調,豈不可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