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都市言情 > 穿越成為自然之神 > 第75章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為何不留種?

第75章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為何不留種?(第2/4 頁)

目錄
最新都市言情小說: 渣男系統:在戀愛遊戲裡大放異彩神醫下山:先拿養子開刀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踢養子斷親情真少爺重生後不舔了高武:困境四年卻落了個逃遁荒野狩劫之日兵荒年,我在都市囤貨養一代女皇女兒國之旅狂牛出獄女尊世界,從胖子逆襲為男神!狂醫龍婿藍星要滅?哥們,包活的峰宇之戀邊境風雲:林浩的榮耀之路傻強,別停啊十四億人求我別死,這明星太火了京杭長歌醫皇,柴二狗官府強制發媳婦,不領犯法孤獨人格

’。於是,這株水稻就被迫與其他的水稻花進行雜交。而如果與其他的水稻花進行雜交,則它們的後代質量就更高。

這就是袁隆平爺爺的理論思路。”

張啟說到這裡,腦海中回憶起上一世與袁隆平院士親密合作的場景,又繼續說道:

“理論畢竟是理論,首先得找到一個研究開始的範本,也就是說,得在自然界發現一個天生的雄花不能發育的水稻花。有了這個範本,然後才能研究下去。袁隆平每天晚上就在想:不育系、不育系、不育系,親愛的您在哪裡啊?於是,袁隆平的團隊就開始天南地北地展開了尋找工作。

這個工作無異於大海撈針,因為理論畢竟只是理論,能不能找到還不好說。但他們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機率相當於同一只羊被雷連續劈中9次。運氣就好到這種程度。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三亞南紅農場的技術員馮克珊,在海南島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偶然發現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也就是‘野敗’,並用廣場矮、京引66等品種測交,發現其對野敗不育株有保持能力。後來的三系法雜交水稻技術,就是從這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開始的。”

謝鬱文又問:“那為什麼李必湖不是‘雜交水稻之父’呢?”

張啟向她解釋道:“雖然是李必湖第一個發現了‘野敗’,但袁隆平依然是‘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是理論的開創者。沒有理論指明研究方向,就沒有應用。李必湖是按照袁隆平的理論指導,才找到了需要的研究材料‘野敗’。所以說,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之父’實至名歸,確實無可置疑!”

謝鬱文又說道:“如果農民就是不喜歡雜交品種呢?讓農民擁有可以留種的作物多好啊!”

張啟哈哈一笑,解釋道:“你如果是農民,就不會這樣說啦。農民已經多年受益於雜交品種,早就習慣了雜交技術。

我可以告訴你,農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可以留種。

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可以留種的種子,其實就是純種。純種是可以留種,沒錯,但是其缺陷實在太大了,農民經過對比,就感覺到不划算,還不如使用雜交種子。純種的缺陷在於,其天生就容易退化,而且產量很低。比如某一個農民第一年種了純種,打的麥子還可以第二年繼續種,自然不必年年買種子。可是到了第二年看收成,產量下降很多。到了第三年,產量又掉了一大截。一般來說,純種最多使用三年,越往後效能越慘。所以農民過個三年還必須重新買種子。農民如果採取雜交技術,則產量立馬提高几個檔次,雖然需要每年花點錢購買新的種子,但是一算總賬,收益依然比種純種的作物划算。所以,農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可以留種,只要每年的收益更大就行。

此外,農民為什麼喜愛非純種,與工業化有關。在小農經濟時代,一個家庭可以自己弄,但種子的產量很差勁。農業工業化實現之後,採用了給種子“包衣”的技術,就是將種子浸泡在營養液之中,給種子外殼塗上一種‘保護衣’。效果是既防蟲,又防護除草劑,還提高產量。但傳統小農經濟的一家一戶,顯然沒有這個能力做“包衣”。只有工業化的工廠,可以提供這種服務。工業化以後,新種子有幾個好處:第一,成本大幅下降,即使農民每年花錢購買,也比純種便宜許多。第二,性狀不容易退化,而純種很快就退化了。第三,有‘包衣’技術加持,純種則沒有這個東西。

有些人不懂科學知識,胡說什麼‘轉基因作物不能留種’,但轉基因技術與能不能留種一點聯絡都沒有。”

謝鬱文又說道:“萬一有些人就喜歡鑽牛角尖呢?比如,他們會說:‘不行!不行!雖然現在不能留種也沒有關係,但難保未來某一天出現巨大的天災人禍,農民拿不到雜交種子了,這可怎麼辦啊!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聽說我有金主裝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