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 第128節(第2/3 頁)
特色小吃,每天都吃問題也不大。但房子不一樣,咱們買房置業,自古以來就是家庭首等大事,五萬以上的價格,能難住大部分人。”
楊烈文懂得未必比他少,所以他猜測楊烈文只是想聽聽不同的看法,儘量以一個小商販的角度去說:“大學城現在真正掏錢買東西的,也是學生、工人和教職工,我生意上的收入,百分之九十九來自這三個群體,這些人會買吃的,卻很難買房子。”
“他們都是流動人口?”楊烈文聽得出呂冬話裡的意思。
呂冬認真說道:“外地人不想在遠離故土的地方安家置業,本地人又嫌偏,這裡雖說挨著大學,但生活方便上,遠不如青照縣城,要啥沒啥。普通人安家,圖個啥?生活便宜,住的舒服,安居樂業,又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教育環境。”
他話說的實在,真正從普通人角度出發:“領導,我就個普通人,要是我結婚需要新房,寧願在家起,也不到這來買,挨著頂級大學,聽著不錯,卻各種不方便,買個菜都得跑十里路,將來有個孩子,去哪上學,縣城還是老家?”
這些話不具備宏觀大局,楊烈文卻聽出小民心態,呂冬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也能反應出普通人的一些看法。
“配套缺失。”楊烈文說出關鍵,讓趙幹事記下來。
雖說距離上任有一段時間,還要在寧秀鎮站好最後一班崗,與人完成工作交接,但楊烈文對大學城充滿期待。
這是片嶄新的區域,未來有無限可能,也是能真正幹出大業績的地方。
相對應的,比起寧秀鎮這種成熟的鄉鎮,必然更加困難。
不說別的,單說與各大學校的溝通,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校長之類的不提,後勤上隨便過來個人,行政級別都不會低。
機遇與困難總相輔相成。
楊烈文沒有畏懼,也不會退縮,過段時間他要去的,是一個真正能做事的位置。
車子繼續在大學城打轉,去了北邊的省大創新港,西邊的工廠用地區。
破舊的桑塔納非常低調,在雲集眾多私人承包商的大學城裡,很不起眼。
呂冬見楊烈文思考問題,後面都保持著沉默。
關於楊烈文進步去哪,呂冬不用再問,事情再明顯不過了。
呂冬想到了拒絕楊富貴的事,這個選擇無疑非常正確,楊烈文來到大學城,他不求能另眼相看,也不求多加照顧,只要能少些狗屁倒灶的破爛事,足夠了。
這年代,某些部門的一個科長,輕輕鬆鬆就能讓些私人小公司過不下去。
不管怎麼說,楊烈文來大學城,對他都是個好訊息。
桑塔納從北邊繞過來,看著正在建設的省大附屬學校,楊烈文想到破局的關鍵,地方上遲遲無法與各大學校達成一致,上任首先要推動這事。
國人對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視,八零後九零後大部分家庭就一個孩子,最多不超過兩個,家庭資源集中,不可能像過去那樣粗放式教育成長。
甚至六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上好學校會成為眾多家庭的必然選項。
百年名校,想必能吸引很多人過來,有錢有位置的人一旦過來,還能帶動普通人。
人有了,其他方面會容易很多。
抽時間要多跑跑教育口。
桑塔納停在路邊,呂冬告辭下車,準備回市場,副駕駛上的趙幹事跟過來。
“你在大學城幹買賣,看到的多,聽到的也多。”趙幹事一向會做事,曉得領導上任之前需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各方面的資訊:“冬子,咱哥倆保持聯絡,互通有無。”
呂冬當然不會拒絕:“行,趙哥,有啥事我給你打電話。”
趙幹事提醒:“今天的事你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