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市場與藝術的平衡(第1/3 頁)
</dt>
皮克斯工作室打造的動畫長片,一貫偏於成人向,受眾群體年齡更大一些,而不是那些小學生。
這方面羅南可以說深有體會,最為典型的就是太平洋對岸皮克斯動畫長片的反響,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皮克斯工作室的動畫電影,在太平洋對岸就沒有一部市場反響好的。
即便大名鼎鼎的《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和《機器人瓦力》等等,也總出現一種曲高和寡的態勢。
羅南也沒指望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作品,能從相對論娛樂的手裡,在太平洋對岸有爆發。
那明顯不可能。
兩邊動畫市場天差地別的實際情況,決定了這一切。
太平洋對岸的電影市場上,動畫片是名副其實的幼兒消費品,成年人很少進影院去看動畫長片。
偏偏皮克斯工作室的動畫長片,從來都不是拍給幼兒群體看的,年齡稍小的觀眾群體也看不懂。
成人化的主題或者內容,可以說是皮克斯動畫電影在太平洋對岸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
約翰-拉塞特不止一次對羅南說過,皮克斯工作室希望給更多觀眾帶來歡樂,而不是僅僅給孩子歡樂。
相比之下,曾經的照明娛樂和夢工廠動畫工作室,以低齡、賣萌、閤家歡路線取勝,太平洋對岸的觀眾明顯更加買賬。
羅南大致有過印象,好像到了2010年以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也沒有任何一部作品,太平洋對岸的票房能夠上億。
這裡的單位是軟妹幣。
對於橫掃全世界電影市場的皮克斯工作室來說,這似乎有點不可思議。
但這就是市場的差異性。
皮克斯工作室的這幫人,以約翰-拉塞特、安德魯-斯坦頓、布拉德-伯德、彼得-道格特和李-昂克里奇為代表,他們的思想並不頑固,也不是純粹的藝術理想主義者,深深懂得把握市場與藝術的平衡。
這部《超人總動員》可謂其中的典型。
《蜘蛛俠》和《x戰警》大熱,《蝙蝠俠:開戰時刻》又大獲成功,布拉德-伯德和皮克斯工作室敏銳的把握到了超級英雄題材潛在的巨大市場,確定了《超人總動員》這個專案。
但這不是簡單的將超級英雄故事動畫化。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超人總動員》,或許這一句最為合適——一場用動畫包裝的中年危機。
好萊塢生產商業電影的原理與萬花筒差不多,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張紙片,不過稍微轉一轉,就變出一個新花樣,永遠讓人目不轉睛。
以超級英雄為主人公的電影是好萊塢近幾年熱賣的型別片之一,《超人總動員》乍看上去眼花繚亂、氣象萬千,但仔細回味之後,不難發現它也是漫畫英雄片這個萬花筒變出的新花樣,因為那裡裝的小紙片仍然不外乎“具有超能力的英雄”“陰謀”“壞蛋”“英雄受困”“邪不壓正”。
《超人總動員》只不過動了動對超人的理解,故事便煥然一新。
你以為超人沒有煩惱?實際上超人比普通人還煩!
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不難發現,儘管其中有三個孩子,貌似也很搞笑,但《超人總動員》真不是給孩子看的動畫電影。
這足夠有新鮮度的故事,加上皮克斯的技術能力和品牌效應,帶來的自然是成功。
《超人總動員》如同皮克斯工作室過往所有的動畫長片一樣,口碑只能用爆棚來形容。
首映式結束之後,ceasre公佈的資料顯示,現場觀眾為影片平均打分為“a”,權威媒體綜合評價tacritic收錄四十二家媒體平均打分90分。
使館影業發行的影片,在爛番茄上面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