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76)(第2/2 頁)
中迷失了自己。
朱元璋逐一審問,依靠深厚的智慧和嚴厲的手段,一連數日,幾乎將整個朝堂的權臣全部召見。人們越來越發現,朱元璋此次絕非口頭警告,而是一場震天動地的洗牌。
在這一場追查中,有臣子已然惶恐無措,有的則是惶惶不可終日,夢中驚醒。每當夜晚來臨,權臣們聚在一起,互相猜疑與防備,所曾留下的兄弟情誼在利益面前蕩然無存。
“萬一被抓,咱們可以一起對付陛下!”一名年輕的權臣論調激烈,然而聲音卻在顫抖,似乎對即將來臨的審判充滿了懼怕。
“我們可得小心行事,不能讓他有所察覺!”另一個權臣則焦急地回應。
就這樣,朱元璋在暗處緊鑼密鼓。幾日後,趁著大雨滂沱之際,他下令將幾名心懷不軌的權臣秘密逮捕,他們均是當朝重臣,真是如雷轟頂,令朝局一時動盪。
李景隆在此後趕來宮中,見滿殿的緊張氣氛,心中暗自明白:“陛下此舉,委實是要與眾臣撇清關係,顯示威嚴!”而他更知道自己若想保持權勢,必得小心應對。
“陛下,”李景隆走上前,心中緊張,卻儘量使自己的面容不露波瀾,“這幾日查問,您可知,朝中還有哪些人心存鬼胎?”
朱元璋冷冷一笑,習慣性撫摸著下巴,他的內心早已做出了決斷:“我會將所有叛徒剷除,決不手軟!我只問,誰敢再反,對不起,不用我出手,天也會讓這些人去見閻王。”
隨著審問的深入,這一場朝堂風暴最終以朱元璋提出的重刑而結束,眾多權臣在震驚中接受了制裁,許多人的名聲和政治生涯就此葬送。
而這一場驚天大案的結局,也在後期愈發顯得撼動人心。與朱元璋對峙的權臣們,損失慘重,唯有李景隆從中漁利,外表看似心事重重,實則心思湧動。
在朱元璋的執政理念中,權力與道德的較量從未消亡。他暗自思忖:“朝堂之中,雖已清理多時,但若無人明瞭國之根本、心存忠誠,朝政之危仍是難免的。”而對李景隆,他還需進一步審視這位心腹大臣的真實態度。
待到風頭漸歇,李景隆在一步步迎合著朱元璋的同時,暗自拉攏朝中餘留的官員,開始佈局。朱元璋雖對李景隆可謂心知肚明,但他也無暇顧及。若要維持權力,清洗與自我保護之間的博弈,實在如同一場棋局。
幾個月後,朝堂權臣漸次穩定,朱元璋則漸變得更加謹慎。他明白,明朝的盛世絕不是靠血腥手段,而是更需要巧妙的治理。他在朝中再三探討治理之道,希望將自己一生經歷的智慧灌輸給大明的宰相和官員們。
這場大案,雖然以清洗後的平靜收尾,但朱元璋內心中的警惕卻從未解除。他明白,自己的決斷與行動,或許就藏在微妙的風雲變化之間。每一次朝堂的風波,都是權力與信任的較量,更是他內心的一次次試煉。
朱元璋穩坐江山,心中卻依然警惕如初。他發誓在這片大地上,帶領自己的百姓走向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而這一路上的險阻與黑暗,始終不能讓他忘卻忠誠與背叛的無奈。正因如此,這片江山才在風波中顯得更加堅定與遼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